网络信息传播互动缺失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 网络信息传播互动缺失的现状 | 第13-18页 |
·话题传播的终止 | 第13-14页 |
·信息发出网民无回应 | 第13-14页 |
·信息发布位置不醒目 | 第14页 |
·信息话题传播环境的改变 | 第14-18页 |
·信息话题的冷却 | 第14-16页 |
·网民对于信息话题本身意义的曲解 | 第16-18页 |
2 网络信息传播互动缺失的成因 | 第18-28页 |
·信息吸引力不足 | 第18-20页 |
·信息传播的冗余造成注意力的分散 | 第18-19页 |
·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满足网民的要求 | 第19-20页 |
·缺少即时沟通平台促成网民间沟通的需要 | 第20-22页 |
·网民间缺乏关于信息意见的交换 | 第20-21页 |
·“知沟”导致的信息传播的偏向 | 第21-22页 |
·网民与网站信息发布者间缺乏沟通 | 第22-28页 |
·网站发布信息无针对性 | 第22-24页 |
·缺乏相关深入的信息索引 | 第24-25页 |
·对于“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忽视 | 第25-28页 |
3 网络信息传播互动缺失解决的办法 | 第28-40页 |
·增加相关信息的完善,扩大信息搜索范围 | 第28-32页 |
·注重信息发布后的反馈和更新 | 第28-30页 |
·注重信息的横向传播,扩大信息的搜索的范围 | 第30-31页 |
·通过信息的全方位叠加诠释,增加信息本身的意义 | 第31-32页 |
·重视不同群组的声音,关注把关人的影响 | 第32-35页 |
·注重各方声音,实现信息素养间的相互带动 | 第32-33页 |
·重视信息浅传播的力量,关注把关人的影响 | 第33-35页 |
·重视互联网广告互动的应用和信息提示的设计 | 第35-40页 |
·加强网络广告互动的广泛应用 | 第36-37页 |
·注重信息提示的设计 | 第37-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