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憲公護法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结论 | 第9-13页 |
| (一) 简介宋濂及《宋文憲公護法錄》 | 第9-13页 |
| 1.宋濂筒介 | 第9-10页 |
| 2.《宋文憲公護法錄》简介 | 第10-13页 |
| 一、《宋文憲公護法錄》版本研究 | 第13-23页 |
| (一) 《宋文憲公護法錄》的版本形成过程 | 第13-23页 |
| 1.《宋文憲公護法錄》各版本的特徵 | 第13-19页 |
| 2.版本之源流关系 | 第19-21页 |
| 3.《宋文憲公護法缘》版本研究的文献學意義 | 第21-23页 |
| 二、由《宋文憲公護法錄》看宋濂与中外释氏之交遊 | 第23-42页 |
| (一) 与國内释氏之交遊考 | 第23-36页 |
| 1.与千岩禅师交遊考 | 第23-26页 |
| 2.与友具庵法师玘公交遊考 | 第26-28页 |
| 3.与无逸勤公交遊考 | 第28-30页 |
| 4.与妙辨大师别峰同公交遊考 | 第30-32页 |
| 5.與白庵禅师交遊考 | 第32-33页 |
| 6.與佛日普照慧辨禅师交遊考 | 第33-35页 |
| 7.與普济大师東溟日公交遊考 | 第35-36页 |
| (二) 與日释氏之交遊考 | 第36-42页 |
| 1.范堂令儀 | 第36-38页 |
| 2.絕海中津 | 第38-40页 |
| 3.汝霖良佐 | 第40-42页 |
| 三、由《宋文憲公護法缘》看明初的佛教特点 | 第42-49页 |
| (一) 丛林官衙之设立 | 第42-43页 |
| (二) 由僧入仕的特点 | 第43-45页 |
| (三) 中日互派僧使 | 第45-47页 |
| (四) 朱元璋個人对佛教的支持 | 第47-49页 |
| 四、由《宋文憲公護法錄》看宋濂的佛學思想 | 第49-60页 |
| (一) 宋濂对禅宗的理解 | 第49-53页 |
| (二) 宋濂的儒释一贯论 | 第53-57页 |
| (三) 宋濂佛學思想的价值和意義 | 第5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學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