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多点同步数字张拉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预应力张拉技术的发展 | 第11-15页 |
·张拉控制重要性 | 第11-12页 |
·国内外张拉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我国传统张拉工艺分析及现代张拉工艺的探索 | 第13-15页 |
·液压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 第15-17页 |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第17-19页 |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张拉摩阻模型的建立 | 第21-31页 |
·张拉实验原始数据 | 第21-23页 |
·张拉应力损失分析 | 第23-24页 |
·张拉摩阻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张拉筋弹性系数和理论伸长值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液压系统方案研究及建模 | 第31-41页 |
·液压系统使用要求及负载速度分析 | 第31-32页 |
·液压系统使用要求 | 第31页 |
·液压系统负载速度分析 | 第31-32页 |
·制定系统方案和拟定液压系统图 | 第32-35页 |
·液压系统方案讨论 | 第32-33页 |
·液压系统回路选择 | 第33-34页 |
·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 第34-35页 |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及元件选择 | 第35-39页 |
·液压千斤顶参数计算 | 第35-36页 |
·增压缸参数计算 | 第36-37页 |
·液压泵参数计算 | 第37-38页 |
·比例阀参数计算 | 第38页 |
·液压管径的计算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同步张拉系统的AMESim建模 | 第41-51页 |
·AMESim软件介绍 | 第41-42页 |
·AMESim功能简介 | 第41页 |
·AMESim软件特点 | 第41-42页 |
·张拉摩阻数学模型的AMESim建模 | 第42-47页 |
·张拉摩阻数学模型离散化 | 第42-44页 |
·建立张拉摩阻的AMESim模型 | 第44-46页 |
·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建立液压系统的AMESim模型 | 第47-50页 |
·增压缸模型的建立 | 第47页 |
·液压系统AMESim模型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同步张拉系统AMESim仿真分析 | 第51-73页 |
·开环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力开环控制系统 | 第51-53页 |
·压力开环控制系统 | 第53-55页 |
·超张拉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第55-57页 |
·力超张拉控制系统 | 第55-56页 |
·压力超张拉控制系统 | 第56-57页 |
·并联比例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第57-62页 |
·力并联比例控制系统 | 第58-60页 |
·压力并联比例控制系统 | 第60-62页 |
·主从比例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第62-66页 |
·力主从比例控制系统 | 第63-64页 |
·压力主从比例控制系统 | 第64-66页 |
·同步张拉系统仿真综合分析 | 第66-71页 |
·最小张拉应力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两端张拉力精度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张拉摩阻损失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张拉筋伸长量对比 | 第69-70页 |
·综合分析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