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策略的概述 | 第13-15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策略 | 第14-15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 第19-29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 | 第19-21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1-27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静止三相坐标系(a—b—c)上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上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旋转坐标系(d-q)上的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基于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设计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原理 | 第29-35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 第29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第30-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的DSP实现 | 第35-45页 |
·浮点型DSP(TMS320F28335)控制芯片概述 | 第35-37页 |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第37-38页 |
·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 第38-40页 |
·整流环节的电路设计 | 第39页 |
·逆变环节的电路设计 | 第39页 |
·滤波环节的电路设计 | 第39页 |
·主电路中能量回馈环节的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IGBT驱动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40页 |
·检测电路设计 | 第40-44页 |
·直流母线电压UDC检测电路设计 | 第41页 |
·定子三相绕组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过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42-44页 |
·过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45-57页 |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45-46页 |
·DSP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 第46-48页 |
·控制系统各软件部分设计 | 第48-51页 |
·控制系统初始化程序 | 第48-49页 |
·控制系统主程序 | 第49-50页 |
·定时器T1下溢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0-51页 |
·其它相关控制模块部分程序设计 | 第51-55页 |
·转子磁极定位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Clarke和Park变换的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SVPWM在DSP中的实现方式 | 第53-54页 |
·PI调节器的程序实现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70页 |
·实验测试平台及相关装置介绍 | 第57-59页 |
·实验相关数据 | 第59-66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空载时的测试 | 第60-62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小负载时的测试 | 第62-64页 |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大负载情况下的测试 | 第64-6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现场实验情况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