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价值流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 第17-19页 |
·制造过程评价、诊断、优化研究 | 第19-20页 |
·信息化在制造过程管理、评价及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20-22页 |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课题相关理论和技术综述 | 第25-38页 |
·精益生产与价值流管理 | 第25-31页 |
·精益生产理论 | 第25-28页 |
·价值流管理理论 | 第28-31页 |
·制造业信息化理论 | 第31-33页 |
·制造业信息化的概念和内容 | 第31页 |
·常见的制造业信息化系统简介 | 第31-33页 |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瓶颈 | 第33页 |
·制造过程相关理论 | 第33-35页 |
·制造过程管理理论 | 第33-34页 |
·生产物流理论 | 第34-35页 |
·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 | 第35-38页 |
·系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思想 | 第35-36页 |
·系统结构化分析的描述工具 | 第36-37页 |
·IDEF0方法 | 第37-38页 |
第3章 基于VSM的制造过程诊断与评价系统整体模型构建 | 第38-48页 |
·系统的必要性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38-40页 |
·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第38-39页 |
·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39-40页 |
·系统的总体目标与基本需求 | 第40-41页 |
·系统的总体目标及定位 | 第40页 |
·系统的整体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系统的功能结构研究 | 第41-45页 |
·系统的整体功能描述 | 第41-43页 |
·系统的整体运行逻辑 | 第43-45页 |
·系统的架构与集成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价值流图的系统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48-81页 |
·价值流图的系统功能建模 | 第48-50页 |
·价值流图描述对象的选择 | 第50-57页 |
·产品或产品系列的选择 | 第50-53页 |
·关键零部件的确定 | 第53-55页 |
·价值流图描述流程的确定 | 第55-57页 |
·价值流图中物流相关属性的分析 | 第57-60页 |
·供应与需求环节的属性 | 第58页 |
·加工环节的属性 | 第58-60页 |
·运输和仓储环节的属性 | 第60页 |
·价值流图中信息流的作用研究 | 第60-71页 |
·价值流图中的信息流介绍及初步分析 | 第61-62页 |
·价值流图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分析 | 第62-64页 |
·价值流图中的计划控制信息分析 | 第64-70页 |
·价值流图中采购信息分析 | 第70-71页 |
·价值流图中各环节数据采集分析 | 第71-73页 |
·计算机辅助价值流图系统的实现模型 | 第73-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制造过程诊断与评价系统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81-105页 |
·制造过程诊断与评价模块的功能建模 | 第81-83页 |
·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 | 第81-82页 |
·系统的功能模型构建 | 第82-83页 |
·制造过程诊断与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分析 | 第83-91页 |
·制造过程诊断与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第83-85页 |
·质量方面的指标分析 | 第85-86页 |
·效率方面的指标分析 | 第86-91页 |
·制造过程诊断与评价的系统实现模型 | 第91-97页 |
·制造过程仿真评价的分析与简单建模 | 第97-104页 |
·基于价值流的制造过程仿真评价的思路分析 | 第97-98页 |
·基于价值流的制造过程仿真评价的建模举例 | 第98-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5-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