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1. 资料 | 第12-13页 |
·诊断依据 | 第12页 |
·分型标准 | 第12-13页 |
·病例入选标准 | 第13页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3页 |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13页 |
2. 方法 | 第13-16页 |
·病例分析 | 第13-14页 |
·随访计划 | 第14页 |
·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6页 |
3. 结果 | 第16-19页 |
·一般情况 | 第16-17页 |
·术前准备 | 第17页 |
·手术方法 | 第17-18页 |
·术后处理 | 第18-19页 |
·临床疗效 | 第1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9页 |
4. 讨论 | 第19-23页 |
·祖国医学对骶髂复合体损伤的认识 | 第19-20页 |
·骶髂复合体损伤手术时机 | 第20页 |
·骶髂复合体损伤内固定治疗现状与困难 | 第20-21页 |
·前路切开复位钛板固定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 第21页 |
·前路切开复位钛板固定的优点与不足 | 第21-22页 |
·骶髂复合体纵向残留移位与功能预后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典型病例 | 第26-32页 |
附录 | 第32-44页 |
综述 | 第32-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个人简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