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6-8页 |
第二节 写作目的 | 第8-9页 |
第三节 写作意义 | 第9-11页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第五节 写作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窦娥冤》中的司法模式 | 第13-27页 |
第一节 立案模式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审判模式 | 第15-18页 |
第三节 证明模式 | 第18-21页 |
第四节 判决模式 | 第21-22页 |
第五节 上诉模式 | 第22-24页 |
第六节 执行模式 | 第24-25页 |
第七节 复核监察模式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窦娥冤》中的司法理念 | 第27-40页 |
第一节 批判以威行刑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反对主观判断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崇尚天人感应 | 第31-32页 |
第四节 推崇清官刷卷 | 第32-33页 |
第五节 宣传赏善罚恶 | 第33-35页 |
第六节 主张刑得其中 | 第35-36页 |
第七节 期盼司法和谐 | 第36-40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