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论文

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的保护效果及其机理初探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1 前言第12-23页
   ·中草药苦地胆的研究概况第12-17页
     ·苦地胆的植物学第12页
     ·苦地胆的药用历史第12-13页
     ·苦地胆的化学成分第13-14页
     ·苦地胆的药理活性第14-16页
     ·苦地胆的毒性第16-17页
   ·嗜水气单胞菌的危害第17-20页
     ·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第17页
     ·嗜水气单胞菌对水产动物的致病性第17页
     ·常见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第17-18页
     ·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方法第18-19页
     ·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第19-20页
   ·鱼类的免疫系统第20-21页
     ·免疫器官和组织第20页
     ·免疫细胞第20页
     ·体液免疫因子第20-21页
   ·斑马鱼作为模式实验动物的价值第21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苦地胆内酯的提取、纯化与鉴定第23-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试验材料第23页
     ·试验方法第23-25页
   ·试验结果第25页
   ·讨论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3 苦地胆内酯体外抗嗜水气单胞菌效果的研究第27-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试验材料第27页
     ·试验方法第27-28页
     ·数据处理第28页
   ·试验结果第28-29页
     ·ESL 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第28页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结果第28-29页
   ·讨论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4 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的保护效果第31-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试验方法第31-33页
     ·数据处理第33页
   ·试验结果第33-34页
     ·供试鱼表现与剖检结果及细菌形态特征第33页
     ·ESL 对 AH 菌感染斑马鱼的保护效果第33-34页
   ·讨论第34-35页
     ·鱼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方法第34页
     ·斑马鱼 AH 菌感染表现与诊断第34页
     ·ESL 对斑马鱼 AH 菌感染的保护效果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5 苦地胆内酯对斑马鱼抗 AH 菌致病性胞外产物能力的影响第36-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试验材料第36页
     ·试验方法第36-37页
     ·数据处理第37页
   ·试验结果第37页
     ·斑马鱼在 AH 菌致病性胞外产物中的表现第37页
     ·ESL 对斑马鱼在 AH 菌致病性胞外产物中的存活时间的影响第37页
   ·讨论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6 苦地胆内酯对斑马鱼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相关酶及 IgM 的影响第39-48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试验材料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1页
     ·数据处理第41页
   ·试验结果第41-45页
     ·ESL 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第41-42页
     ·供试组织样品中蛋白含量第42页
     ·ESL 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ESL 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ESL 对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4页
     ·ESL 对 IgM 含量的影响第44-45页
   ·讨论第45-47页
     ·ESL 未对供试斑马鱼免疫器官指数形成影响第45页
     ·ESL 对供试斑马鱼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第45-46页
     ·供试斑马鱼免疫球蛋白 IgM 的变化情况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7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8页
附录一 文中缩写符号及名词中英文对照第58-59页
附录二 有关图片及其说明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导师简介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细菌TC-1防治香蕉枯萎病及抗菌蛋白抑菌的机理初步研究
下一篇:斜带石斑鱼、军曹鱼和凡纳滨对虾对常用饲料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