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隋唐大运河及郑州段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及写作目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隋唐大运河与世界运河的比较 | 第17-21页 |
2 隋唐大运河的产生和郑州段运河的历史沿革 | 第21-31页 |
·隋唐大运河产生的背景 | 第21-23页 |
·隋唐大运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 第23-24页 |
·郑州段运河的历史沿革 | 第24-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隋唐大运河郑州段对古代郑州地区的作用 | 第31-47页 |
·荥阳故城与郑州地区早期运河 | 第31-39页 |
·巩义窑址与郑州地区中期运河 | 第39-44页 |
·康百万庄园与郑州地区晚期运河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4 隋唐大运河郑州段遗产廊道的构建和遗产系统 | 第47-56页 |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的概念和特征 | 第47-48页 |
·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成 | 第48-50页 |
·隋唐大运河郑州段遗产廊道适用性分析 | 第50页 |
·隋唐大运河郑州段遗产廊道的遗产系统 | 第50-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5 遗产廊道视角下隋唐大运河郑州段的保护和利用——以“通济渠荥阳故城段”为例 | 第56-65页 |
·隋唐大运河郑州段遗产廊道的确立 | 第56-60页 |
·“通济渠荥阳故城段”遗产廊道的保护 | 第60-61页 |
·“通济渠荥阳故城段”遗产廊道的利用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