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9页 |
·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婴幼儿启智玩具 | 第12-20页 |
·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概述 | 第12-14页 |
·婴幼儿身体发育特点 | 第12-13页 |
·婴幼儿心理发育特点 | 第13-14页 |
·婴幼儿启智玩具概述 | 第14-18页 |
·婴幼儿启智玩具的定义 | 第14-15页 |
·婴幼儿启智玩具的发展 | 第15-16页 |
·婴幼儿启智玩具的分类 | 第16-18页 |
·婴幼儿启智玩具的功能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婴幼儿启智玩具的设计策略 | 第20-28页 |
·按年龄段细分的设计策略 | 第20-25页 |
·0-1岁婴幼儿与适龄玩具 | 第20-23页 |
·1-1.5岁婴幼儿与适龄玩具 | 第23-24页 |
·1.5-2岁婴幼儿与适龄玩具 | 第24页 |
·2-3岁婴幼儿与适龄玩具 | 第24-25页 |
·按性别细分的设计策略 | 第25-28页 |
·适合男宝宝的玩具 | 第25-27页 |
·适合女宝宝的玩具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婴幼儿启智玩具的设计原则 | 第28-40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28-31页 |
·玩具对婴幼儿的保护性 | 第28-30页 |
·玩具的被保护性 | 第30-31页 |
·启智性原则 | 第31-34页 |
·对婴幼儿的启发 | 第31-33页 |
·对婴幼儿运动协调能力的训练 | 第33-34页 |
·对婴幼儿性格的塑造 | 第34页 |
·参与性原则 | 第34-36页 |
·家长的可协同操作性 | 第34-35页 |
·玩伴的参与性 | 第35-36页 |
·非暴力性原则 | 第36-37页 |
·避免暴力性视觉元素的出现 | 第36-37页 |
·避免造成婴幼儿的暴力性倾向 | 第37页 |
·玩具的可充分利用原则 | 第37-40页 |
·玩具可以陪孩子一起“长大” | 第37-38页 |
·玩具的再循环利用 | 第38页 |
·玩具材质的绿色环保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婴幼儿启智玩具的设计要素 | 第40-49页 |
·设计的基本形式要素 | 第40-43页 |
·色彩要素 | 第40-41页 |
·造型要素 | 第41-42页 |
·功能要素 | 第42页 |
·结构要素 | 第42-43页 |
·材质要素 | 第43页 |
·设计的附加形式要素 | 第43-49页 |
·体现艺术性的设计要素 | 第43-44页 |
·体现文化性的设计要素 | 第44-46页 |
·体现时代性的设计要素 | 第46-47页 |
·体现创新性的设计要素 | 第47-49页 |
第六章 设计实践及结论 | 第49-54页 |
·2岁幼儿的启智玩具设计实践 | 第49-53页 |
·智力小木屋设计说明 | 第49-51页 |
·卡通拖拉车设计说明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