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建筑、广播电视建筑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站空间形态及其人流组织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相关研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第11页
     ·国内研究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论文构成第14-16页
第二章 轨道交通枢纽站及其人流交通组织第16-21页
   ·空间形态的定义第16页
   ·轨道交通枢纽站的空间特征第16-20页
     ·出入口平面布置及地面建筑形式第17页
     ·轨道交通站站台、站厅基本平面布置方式第17-19页
     ·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几种主要的换乘形式第19页
     ·站内功能分区第19-20页
   ·轨道交通枢纽站的人流组织方式第20-21页
第三章 实例调查第21-65页
   ·站点的选取第21-22页
   ·单线站点第22-26页
     ·汉中路站第23-24页
     ·南京西路站第24-26页
   ·两线换乘站点第26-46页
     ·静安寺站第26-30页
     ·徐家汇站第30-33页
     ·曹杨路站第33-36页
     ·龙阳路站第36-39页
     ·陕西南路站第39-43页
     ·虹口足球场站第43-46页
   ·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第46-65页
     ·上海火车站站第46-52页
     ·人民广场站第52-57页
     ·世纪大道站第57-60页
     ·宜山路站第60-65页
第四章 站点空间形态与人流组织方式第65-95页
   ·站点出入口周边环境,连接方式及其人流交通组织第65-73页
     ·出入口周边环境及建筑类型第65-69页
     ·出入口对外连接方式第69-70页
     ·站内连接方式第70-71页
     ·出入口周边环境,连接方式及其人流交通组织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单线站点站内功能分区及其人流组织第73-74页
     ·单线站点站厅功能分区空间形态第73页
     ·单线站点内部人流组织方式第73-74页
   ·双线换乘站站内功能分区及其人流组织第74-81页
     ·双线换乘站站厅功能分区第74-75页
     ·双线换乘站的组合方式第75-78页
     ·双线换乘站的人流组织方式第78-79页
     ·各类型组合方式及其人流组织比较第79-80页
     ·小结第80-81页
   ·枢纽站站点站内功能分区及其人流组织第81-86页
     ·枢纽站站站厅功能分区第81页
     ·枢纽站的组合方式第81-84页
     ·枢纽站的人流组织方式第84-85页
     ·各类型组合方式及其人流组织对比第85-86页
     ·小结第86页
   ·本章小结第86-9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95-101页
   ·结论第95-96页
   ·轨道交通枢纽站空间形态及其人流组织关系的设计原则第96-98页
     ·出入口内、外部连接及外部建筑形式设计原则第96-97页
     ·站点内部布置原则第97页
     ·枢纽站组合方式及对应的人流组织设计原则第97-98页
   ·建议第98-101页
图片目录第101-104页
表格目录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产业化住宅墙体的生态技术框架研究
下一篇:浦东小陆家嘴地区超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视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