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棉F1代纤维品质的遗传特性及遮光对纤维色泽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彩色棉纤维品质的遗传特性 | 第14页 |
·彩色棉纤维颜色对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14-17页 |
·彩色棉纤维颜色的遗传控制 | 第14-16页 |
·彩色棉纤维色素的形成 | 第16-17页 |
·彩色棉纤维色素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第17页 |
·彩色棉杂种优势利用 | 第17-18页 |
·外界因素对天然彩色棉纤维色泽的影响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遗传试验 | 第20页 |
·遮光试验 | 第20页 |
·测定项目 | 第20-21页 |
·纤维品质的测定 | 第20页 |
·产量性状的测定 | 第20页 |
·纤维色素及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遗传效应估算 | 第21页 |
·遗传率估算 | 第21页 |
·配合力分析 | 第21页 |
·杂种优势分析 | 第21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39页 |
·棕色棉F_1 代纤维品质的遗传分析 | 第22-25页 |
·棕色棉纤维品质表现及F_1 代方差分析 | 第22-23页 |
·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基因遗传效应 | 第23-25页 |
·要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率 | 第25页 |
·棕色棉F_1 代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25-29页 |
·棕色棉不同品质性状间协方差估计及遗传相关分析 | 第25-26页 |
·纤维品质性状间的表型相关 | 第26-27页 |
·棕色棉纤维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27-28页 |
·棕色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表型相关 | 第28-29页 |
·棕色棉亲子相关和回归分析 | 第29页 |
·棕色棉纤维色泽的遗传 | 第29-31页 |
·棕色棉F_1 代纤维色泽的遗传表现 | 第29-30页 |
·棕色棉纤维色素含量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配合力的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分析 | 第31页 |
·棕色棉纤维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 第31-32页 |
·棕色棉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第32-34页 |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F_1 表型值的关系 | 第34页 |
·F_1 代杂种优势利用 | 第34-37页 |
·F_1 代主要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 第34-35页 |
·F_1 代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 第35-37页 |
·遮光处理对棕色棉纤维色泽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时期遮光处理下棕色棉纤维色泽的变化 | 第37页 |
·不同时期遮光处理对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9-42页 |
·棕色棉纤维品质遗传特性 | 第39页 |
·棕色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率 | 第39页 |
·纤维品质的相关与主成分分析研究 | 第39-40页 |
·杂种优势研究 | 第40页 |
·配合力分析及亲本评价 | 第40页 |
·遮光处理对棕色棉纤维色泽的影响 | 第40-41页 |
·遮光处理对不同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41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