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客体 | 第10-12页 |
二、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 | 第12-18页 |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能否成 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 第12-14页 |
(二)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 人员能否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 第14页 |
(三)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能否成为本罪的犯 罪对象? | 第14-16页 |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亲友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 象? | 第16-17页 |
(五)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中的工 作人员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第17-18页 |
三、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 | 第18-38页 |
(一) 公务行为的合法性 | 第19-26页 |
(二) 公务行为的适时性 | 第26-30页 |
(三) 暴力、威胁手段 | 第30-38页 |
四、妨害公务罪的认定 | 第38-45页 |
(一) 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38-40页 |
(二) 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 第40-42页 |
(三) 妨害公务罪的罪数问题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