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导论 | 第11-18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研究基本思路与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 2.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18-25页 |
|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的现状 | 第18-20页 |
|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 第20-25页 |
|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 第20-23页 |
|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 第23-25页 |
| 3. 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构成与问题分析 | 第25-31页 |
| ·我国现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构成 | 第25-26页 |
|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构成 | 第25-26页 |
| ·我国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构成 | 第26页 |
| ·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体系的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 ·以收入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贫困 | 第26-27页 |
| ·社会救助标准偏低,无法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 | 第27-29页 |
| ·救助方式单一,偏离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初衷 | 第29-31页 |
| 4. 发展型社会政策基本理念及国外实践 | 第31-39页 |
|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起源 | 第31-32页 |
|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体系 | 第32-35页 |
| ·以资产建设为基础的社会政策 | 第32-34页 |
| ·加强人力资源投资的社会政策 | 第34页 |
|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就业环境 | 第34-35页 |
| ·典型国家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实践的比较研究 | 第35-39页 |
| ·为穷人服务的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成功模式 | 第35-37页 |
| ·个人发展账户(Individual Development Accounts--IDAs)--"美国梦"的实现 | 第37-39页 |
| 5. 实现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的政策选择 | 第39-46页 |
| ·短期--以收入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 | 第39-42页 |
| ·完善法律体系,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 | 第39-40页 |
| ·科学制定贫困标准,努力消除制度"边缘人" | 第40页 |
| ·建立综合社会救助体系 | 第40-42页 |
| ·长期--以资产建设为基础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 第42-46页 |
| ·引入"个人发展账户",鼓励贫困群体资产积累 | 第43页 |
| ·完善小额信贷体系,提高贫困者劳动积极性 | 第43-44页 |
|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者劳动技能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后记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