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3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表面接枝改性技术 | 第17-19页 |
·表面氧化处理技术 | 第19-20页 |
·表面涂层技术 | 第20-22页 |
·γ-射线辐照技术 | 第22页 |
·等离子表面改性技术 | 第22-23页 |
·碳纳米管有机化学修饰 | 第23-25页 |
·碳纳米管的有机共价化学修饰 | 第23-24页 |
·碳纳米管的有机非共价化学修饰 | 第24-25页 |
·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增强型 | 第25-26页 |
·功能型 | 第26-27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微脱粘法在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测试中的应用 | 第29页 |
·分子模拟 | 第29-31页 |
·分子模拟方法 | 第29-30页 |
·分子模拟在复合材料界面研究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模拟软件简介 | 第3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碳纳米管功能化处理及表征 | 第33-5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碳纳米管羧基化处理 | 第34-43页 |
·酸氧化体系选择 | 第35-38页 |
·酸氧化处理时间研究 | 第38-43页 |
·碳纳米管酸氧化处理机理 | 第43页 |
·L.MWCNTs-10 酰氯化处理 | 第43-48页 |
·酰氯化L.MWCNTs-10 的XPS 表征 | 第44-45页 |
·酰氯化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L.MWCNTs-10 胺基功能化处理 | 第48-58页 |
·L.MWCNTs-10 胺功能化处理过程 | 第48-49页 |
·胺功能化L.MWCNTs-10 表征方法 | 第49页 |
·胺功能化L.MWCNTs-10 XPS 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胺功能化L.MWCNTs-10 SEM 形貌 | 第52-54页 |
·胺功能化L.MWCNTs-10 拉曼光谱分析 | 第54-56页 |
·胺功能化L.MWCNTs-10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3章 碳纤维表面功能化处理 | 第59-68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碳纤维表面反应活性比较 | 第60-67页 |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表征方法 | 第60页 |
·碳纤维表面处理XPS 分析 | 第60-64页 |
·碳纤维表面处理拉曼分析 | 第64-66页 |
·碳纤维表面处理SEM 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及其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 | 第68-85页 |
·引言 | 第68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制备 | 第68-69页 |
·实验材料 | 第68-69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制备过程 | 第69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表征 | 第69-73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SEM 分析 | 第69-71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IR 分析 | 第71-72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拉曼分析 | 第72-73页 |
·单纤维微滴复合材料制备 | 第73-74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 第74-75页 |
·界面剪切强度(IFSS)测试 | 第74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 第74-75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增效机制 | 第75-83页 |
·化学键增效机制 | 第75-77页 |
·范德华力增效机制 | 第77-79页 |
·机械啮合增效机制 | 第79-80页 |
·浸润作用增效机制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分子模拟 | 第85-114页 |
·引言 | 第85页 |
·界面行为分子力学模拟原理 | 第85-90页 |
·分子力场 | 第85-88页 |
·非键截断 | 第88-89页 |
·几何结构的优化 | 第89-90页 |
·界面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 | 第90-93页 |
·粒子系综 | 第90-91页 |
·温度的控制方法 | 第91-93页 |
·界面分子模型的建立 | 第93-106页 |
·MWCNTs 模型的建立 | 第93-94页 |
·碳纤维初始模型的建立 | 第94-95页 |
·表面处理后碳纤维模型的建立 | 第95-97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模型的建立 | 第97-99页 |
·固化前环氧树脂基体模型的建立 | 第99-101页 |
·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模型的建立 | 第101-106页 |
·碳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界面模型的建立 | 第106-107页 |
·界面作用能计算与分析 | 第107-109页 |
·界面结构分析 | 第109-113页 |
·界面分子结构 | 第109-110页 |
·接触层结构 | 第110-112页 |
·基体结构分析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个人简历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