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青少年审美文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大众文化:青少年审美文化的文化环境第9-17页
   ·大众文化的含义第9-14页
     ·西方学术界对于"大众文化"的定义第9-11页
     ·中国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理解第11-13页
     ·大众文化的技术基础第13-14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第14-17页
     ·审美文化——文化的审美层面第14-15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含义第15-17页
第2章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第17-23页
   ·青少年与青春期第17-20页
     ·青少年时期的身心特点第18-19页
     ·青春期的过渡性质第19-20页
     ·青少年的审美兴趣的易变性第20页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审美文化的影响第20-23页
     ·大众文化是青少年成长的文化背景第20-21页
     ·丰富的文化快餐与心理孤独寂寞第21-22页
     ·审美体验的观照性愉快第22-23页
第3章 青少年审美文化内容第23-35页
   ·青少年的网络文化第23-26页
     ·网络博客第24页
     ·网络游戏第24页
     ·网络文学与浅阅读第24-26页
   ·青少年的星座文化第26-30页
     ·星座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第26-28页
     ·星座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第28-30页
   ·青少年的偶像文化第30-35页
     ·流行歌曲与青少年的偶像文化第30-32页
     ·流行歌曲中的精神气质的变化第32页
     ·韩剧及造星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第32-35页
第4章 青少年审美文化特征第35-42页
   ·形象性第35-38页
     ·影像时代的到来第35-36页
     ·偶像明星的身体审美化第36-38页
   ·喜剧性第38-39页
   ·时尚性第39-42页
     ·时尚性与信息化第39-40页
     ·信息消费的年轻化第40-42页
第5章 青少年审美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第42-55页
   ·青少年审美文化现象的原因分析第42-48页
     ·整体对个体的制约第43-44页
     ·传媒文化的审美位移第44-45页
     ·传统的教育模式第45-46页
     ·全球化的影响第46-48页
   ·文化对策第48-55页
     ·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的结合第48-50页
     ·审美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意义第50-52页
     ·引导青少年的自然本性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冯骥才保护民间文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从知识产权角度进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