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国内外板形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板形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板坯轧制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 ·课题来源,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 ·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影响板形的主要因素及基本控制方法 | 第18-29页 |
| ·板形的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 ·板形 | 第18页 |
| ·板凸度 | 第18-19页 |
| ·边部减薄 | 第19-20页 |
| ·影响板形的因素 | 第20-24页 |
| ·轧制力的变化对板形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来料板凸度对板形的影响 | 第22页 |
| ·轧辊原始凸度对板形的影响 | 第22-23页 |
| ·热凸度变化对板形的影响 | 第23页 |
| ·板宽变化对板形的影响 | 第23页 |
| ·张力对板形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板形调节与控制方法 | 第24-28页 |
| ·液压弯辊板形调节 | 第24-25页 |
| ·CVC板形调节 | 第25-26页 |
| ·PC板形调节 | 第26页 |
| ·张应力分布控制 | 第26-27页 |
| ·热凸度控制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非线性及热力耦合问题在 MARC中的实现 | 第29-44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非线性问题在MARC中的实现 | 第29-35页 |
| ·几何非线性描述及数值解法 | 第29-31页 |
| ·MARC软件的弹塑性求解过程 | 第31-33页 |
| ·接触非线性—接触问题的描述 | 第33-35页 |
| ·热力耦合问题在 MARC中的实现 | 第35-42页 |
| ·MARC中采用的热力耦合分析方法 | 第35-40页 |
| ·热力耦合迭代方法 | 第40-41页 |
| ·热力耦合迭代收敛判据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热轧过程三维有限元热力耦合分析 | 第44-62页 |
| ·热轧三维温度场导热偏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热轧三维热力耦合分析 | 第45-61页 |
| ·有限元建模 | 第45-46页 |
| ·1060铝合金热模拟实验及材料的处理 | 第46-51页 |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定义 | 第51-52页 |
| ·接触的定义 | 第52-56页 |
| ·网格重划分 | 第56-57页 |
| ·加载与增量步策略 | 第57-58页 |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58-59页 |
| ·分析 | 第59-61页 |
| ·本章总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热力耦合仿真结果以及板凸度变化规律研究与预测 | 第62-79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三维热力耦合仿真结果及实验验证 | 第62-69页 |
| ·板凸度变化规律研究 | 第69-75页 |
| ·板凸度随轧制力变化的规律 | 第70-71页 |
| ·加喷淋后板凸度的变化 | 第71-72页 |
| ·加弯辊力板凸度的变化规律 | 第72-73页 |
| ·加张力后板凸度的变化规律 | 第73-75页 |
| ·板凸度大小的验证 | 第75-77页 |
| ·板凸度仿真结果 | 第75-76页 |
| ·板凸度数据采集实验 | 第76-77页 |
| ·本章总结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