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引言 | 第14页 |
·AVS 视频压缩标准及其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AVS 标准简介 | 第14-17页 |
·AVS 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AVS 实现平台简介 | 第18-19页 |
·课题的目标和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2章 AVS 视频编码技术 | 第22-36页 |
·引言 | 第22页 |
·AVS 编码原理 | 第22-27页 |
·AVS 编码器框架 | 第22-23页 |
·AVS 视频比特流结构 | 第23-27页 |
·AVS 视频编码系统关键技术 | 第27-33页 |
·帧内预测 | 第27-28页 |
·帧间预测 | 第28-30页 |
·变换量化 | 第30-31页 |
·熵编码 | 第31-32页 |
·环路滤波 | 第32-33页 |
·AVS 与 H.264 标准的比较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构相似度在 AVS 帧间模式选择中的应用 | 第36-50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AVS 帧间预测模式选择 | 第37-38页 |
·AVS 帧间预测模式 | 第37-38页 |
·AVS 帧间预测模式选择过程 | 第38页 |
·结构相似度 | 第38-40页 |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帧间预测模式选择过程 | 第40-4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4章 快速帧内预测算法 | 第50-64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AVS 帧内预测模式选择过程 | 第51页 |
·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 | 第51-57页 |
·SATD 与率失真性能的相关性原则 | 第51-52页 |
·相邻宏块预测模式相关性原则 | 第52-54页 |
·全零块提前终止原则 | 第54-55页 |
·FIPABSS 算法具体步骤 | 第55-5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5章 自适应部分失真快速匹配算法 | 第64-76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现有的部分失真算法 | 第65-68页 |
·PDS 算法 | 第65-66页 |
·NPDS 算法 | 第66-67页 |
·现有的部分失真算法分析 | 第67-68页 |
·自适应部分失真快速匹配算法 | 第68-71页 |
·基于直方图的部分失真搜索算法(HPDS) | 第68-69页 |
·改进的 HPDS 算法(IHPDS) | 第69-7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全零块检测与快速 DCT 算法 | 第76-94页 |
·引言 | 第76页 |
·AVS 整数变换和量化 | 第76-79页 |
·离散余弦变换 | 第76-77页 |
·整数化变换和量化 | 第77-79页 |
·现有的全零块检测算法 | 第79-82页 |
·基于统计特性的全零块检测阈值 | 第82-85页 |
·基于高斯模型的 ZQDCT 系数检测算法 | 第85-9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7章 AVS 编码器在达芬奇平台上的实现 | 第94-122页 |
·基于达芬奇视频编码平台硬件设计 | 第94-105页 |
·硬件平台方案设计 | 第94-95页 |
·DM6446 简介 | 第95-99页 |
·系统 PCB 板设计 | 第99-105页 |
·达芬奇的软件架构及算法标准 | 第105-112页 |
·达芬奇的软件架构 | 第105-106页 |
·Codec Engine 简介 | 第106-109页 |
·xDAIS 和 xDM 算法接口标准 | 第109-112页 |
·AVS 编码器在 DM6446 上的移植 | 第112-114页 |
·移植的具体工作 | 第112-113页 |
·基于 DSP 平台实现 AVS 实时编码分析 | 第113-114页 |
·AVS 编码器的封装与集成 | 第114-118页 |
·AVS 编码测试 | 第118-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总结 | 第122-123页 |
·展望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0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30-131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