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关于农民工的文献综述 | 第13页 |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文献综述 | 第13页 |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对文献的简单评述 | 第17-18页 |
·概念界定和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第2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理念与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理念 | 第25-27页 |
·平等 | 第25-26页 |
·自由 | 第26页 |
·正义 | 第26页 |
·权利 | 第26-27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古典自由主义 | 第27页 |
·福利经济学 | 第27-28页 |
·新自由主义 | 第28页 |
·对理论基础的评论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30-37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 第30-32页 |
·土地的保障能力下降 | 第30-31页 |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 | 第31页 |
·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突出 | 第31-32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 | 第32-36页 |
·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养老保险制度(1949年-1978年) | 第32-33页 |
·新时期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79年-2009年)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 第37-48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 第37-39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 第39-44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比例 | 第39-40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和接续 | 第40-42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待遇享受 | 第42-43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与管理 | 第43-44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范围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困境分析 | 第48-56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 | 第48-52页 |
·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剖析 | 第52-55页 |
·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 第52-53页 |
·制度执行力度不到位 | 第53-54页 |
·制度衔接效率不高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56-61页 |
·国外流动人口养老保障制度先进经验借鉴 | 第56-57页 |
·强调人权,注重制度的公平性 | 第56页 |
·合理利用企业补充养老保障机制 | 第56-57页 |
·政府监管高效率 | 第57页 |
·社会化程度较高 | 第57页 |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新发展 | 第57-58页 |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58-60页 |
·确立合适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 第59页 |
·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执行强度 | 第59-60页 |
·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 第60页 |
·提高政府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社会公正度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1-64页 |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缺乏公平正义 | 第61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责任关键在政府 | 第61-62页 |
·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可以优先实施全国统筹集中管理 | 第62页 |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第62-63页 |
·研究的创新性 | 第62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2-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