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8页 |
一、 头痛“理法方药”源流探析 | 第16-22页 |
1 基础理论奠基期 | 第16页 |
2 “理法方药”体系的形成期 | 第16-17页 |
3 “理法方药”体系的发展期 | 第17-18页 |
4 “理法方药”体系的完善期 | 第18-20页 |
5 “理法方药”体系的扬弃期 | 第20-22页 |
二、 中药抗偏头痛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22-27页 |
1 病因病机 | 第22页 |
2 临床研究 | 第22-24页 |
3 实验研究 | 第24页 |
4 讨论 | 第24-26页 |
5 结语 | 第26-27页 |
三、 偏头痛发病机理、动物模型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 | 第27-32页 |
1 偏头痛的发病机理 | 第27-29页 |
2 动物模型 | 第29-30页 |
3 预防和治疗的现状 | 第30-31页 |
4 小结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第38-66页 |
一、 偏头痛病因病机研究 | 第39-47页 |
1 发病基础探析 | 第39-41页 |
2 气机失常为始动因素 | 第41-42页 |
3 络脉失和气血逆乱为病机关键 | 第42-43页 |
4 偏头痛病机中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43-45页 |
5 中医病机认识对西医发病机制研究的启示 | 第45页 |
6 小结 | 第45-47页 |
二、 治法探讨 | 第47-49页 |
1 调畅气血能熄头风 | 第47页 |
2 和络止痛可愈头痛 | 第47-48页 |
3 “截断扭转”思想的运用 | 第48-49页 |
三、 制方规律研究 | 第49-64页 |
1 头痛历代用药规律分析 | 第49-58页 |
2 略论中医制方法度 | 第58-61页 |
3 偏头痛制方规律探讨 | 第61-62页 |
4 大川芎丸方药分析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66-100页 |
实验一、 5-HT对皮层扩展性抑制的影响及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 | 第67-77页 |
前言 | 第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结果 | 第69-72页 |
1 电生理观察结果 | 第69-72页 |
2 脑血流量检测结果 | 第72页 |
讨论 | 第72-75页 |
1 CSD与偏头痛的关系 | 第72-73页 |
2 5-HT对CSD的影响 | 第73页 |
3 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 | 第73-75页 |
4 中医气机失常与CSD相关性探讨 | 第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实验二、 低5-HT介导的NO超敏实验及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 | 第77-84页 |
前言 | 第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79页 |
结果 | 第79-81页 |
1 软脑膜动脉直径的观察结果 | 第79-81页 |
2 皮层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第81页 |
讨论 | 第81-82页 |
1 软脑膜微循环观察的方法 | 第81页 |
2 NO与偏头痛的关系 | 第81-82页 |
3 低5-HT状态介导的NO敏感性增高 | 第82页 |
4 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分析 | 第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实验三、 5-HT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 | 第84-90页 |
前言 | 第8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4-85页 |
结果 | 第85-87页 |
讨论 | 第87-88页 |
1 ET-1、NO、CGRP、NPY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作用 | 第87-88页 |
2 5-HT对ET-1、NO,CGRP、NPY含量的影响 | 第88页 |
3 大川芎丸的干预作用分析 | 第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实验四、 5-HT及大川芎丸对RCMEC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90-100页 |
前言 | 第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结果 | 第92-96页 |
1 内皮细胞鉴定结果 | 第92-94页 |
2 5-HT对培养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94-96页 |
3 大川芎丸含药血清对培养的rCMEC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96页 |
讨论 | 第96-98页 |
1 rCMEC的培养 | 第96-97页 |
2 内皮细胞对血管舒缩功能和通透性的影响 | 第97页 |
3 5-HT对rCMEC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97-98页 |
4 大川芎丸对rCMEC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结语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个人简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