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产业结构的主要经济理论分析 | 第16-23页 |
(一)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范畴 | 第16-18页 |
1 产业结构的概念 | 第16-17页 |
2 产业结构理论范畴 | 第17-18页 |
(二) 产业结构的主要经济理论 | 第18-21页 |
1 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 | 第18页 |
2 费雪与三次产业分类法 | 第18页 |
3 配第——克拉克定理 | 第18-19页 |
4 霍夫曼比率 | 第19-20页 |
5 库兹涅茨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第20页 |
6 罗斯托与“主导产业扩散效应论” | 第20-21页 |
(三) 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特点 | 第21-23页 |
三、长株潭城市群产业演进的实证分析 | 第23-35页 |
(一) 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 | 第23-25页 |
1 产业结构熵 | 第23页 |
2 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 | 第23-24页 |
3 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 | 第24页 |
4 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 | 第24-25页 |
(二) 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三) 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 | 第26-35页 |
1 十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 第26-32页 |
2 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动态演进分析 | 第32-33页 |
3 SSM 法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 第33-35页 |
四、长株潭城市群产业演进的因素分析 | 第35-41页 |
(一) 经济发展现状 | 第35-36页 |
(二) 地缘关系优势 | 第36-37页 |
(三) 资源禀赋因素 | 第37-38页 |
(四) 科技教育因素 | 第38-39页 |
(五) 区域开发政策因素 | 第39-41页 |
五、长株潭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 | 第41-52页 |
(一)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面临的困难 | 第41-44页 |
1 长株潭区域资源环境正在恶化 | 第41页 |
2 长株潭区域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第41-43页 |
3 长株潭区域经济开放度相对低 | 第43页 |
4 长株潭城市群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 第43-44页 |
(二) 长株潭三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建议 | 第44-46页 |
1 发挥大长沙中心城市功能,服务区域经济 | 第44-45页 |
2 加快湘潭和株洲工业发展 | 第45-46页 |
(三)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46-52页 |
1 保护生态环境,走正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46-47页 |
2 促进第三产业壮大,优化产业格局 | 第47-48页 |
3 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跨越发展 | 第48-49页 |
4 实现经济一体化,打造区域经济引擎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