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律师制度论文

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国内有关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研究第10-12页
  二、国外有关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研究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理论分析方法第13-14页
  二、系统分析方法第14页
  三、规范方法第14页
  四、实证研究方法第14页
  五、比较分析方法第14页
 第四节 基本思路第14-15页
  一、研究的重点第14-15页
  二、研究思路第15页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法律援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内涵研究第16-28页
 第一节 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相关概念第16-21页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解析第16-19页
  二、政府在法律援助制度中的责任分析第19-21页
 第二节 政府在法律援助制度中承担责任的法理基础与法律依据第21-24页
  一、法理基础第21-22页
  二、法律依据第22-24页
 第三节 明确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原因分析第24-28页
  一、明确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是实现人民权利的必然要求第24-25页
  二、明确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第25页
  三、明确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是实现民生的重要保障第25-26页
  四、明确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第26页
  五、明确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是实践运作的现实需要第26-28页
第三章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演进分析第28-41页
 第一节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28-33页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历程第28-29页
  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现状第29-33页
 第二节 分析常州市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第33-37页
  一、常州市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运行情况第33-34页
  二、常州市法律援助制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体现第34-36页
  三、目前常州市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第三节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政府责任缺位分析第37-41页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缺位现象第37-39页
  二、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缺位带来的困境第39-41页
第四章 西方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体现对我国的启示第41-51页
 第一节 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及其政府责任第41-47页
  一、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脉络第41-42页
  二、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模式及其利弊第42-44页
  三、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分析第44-47页
 第二节 西方国家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体现给我国的启示意义第47-51页
  一、政府是设计法律援助制度框架的责任主体第47-48页
  二、政府是制定法律援助法律体系的责任主体第48-49页
  三、政府是提供法律援助资金主要来源的责任主体第49页
  四、政府是法律援助实施的责任主体第49-51页
第五章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政府责任分析第51-58页
 第一节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的发展方向第51-55页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的趋势第51页
  二、我国法律援助中的政府责任的选择性模式第51-53页
  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的框架设计第53-55页
 第二节 推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实现的体系构建第55-58页
  一、通过立法形式明确法律援助制度的政府责任第55-56页
  二、建立有效的经费机制保障法律援助的物质基础第56页
  三、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队伍建设第56-57页
  四、推广全员参与的法律援助理念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的“国家认同”与天皇制--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
下一篇:长宁区二次供水、管道分质供水及现制现售水水质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