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连续刚构桥结构线形控制与合拢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连续刚构桥发展概述 | 第9-13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产生及发展 | 第9-11页 |
·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未来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法及其特点 | 第13-14页 |
·悬臂浇注法施工 | 第13页 |
·悬臂拼装法施工 | 第13页 |
·悬臂浇注法与悬臂拼装法的比较 | 第13-14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作用及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连续刚构桥的预拱度设置 | 第15-18页 |
·成桥线形的控制 | 第18页 |
·多跨连续刚构桥的合拢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不等墩高对连续刚构桥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20-46页 |
·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0页 |
·桥墩高差变化对墩受力的影响规律 | 第20-39页 |
·恒载作用下墩的不同高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21-30页 |
·墩的不同高差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 第30-34页 |
·墩的不同高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 第34-39页 |
·徐变效应在桥墩高差变化时对结构的影响 | 第39-44页 |
·徐变单项荷载对主梁主应力及内力的影响 | 第39-41页 |
·徐变单项荷载对桥墩应力及内力的影响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多跨连续刚构桥主梁目标线形分析 | 第46-73页 |
·多跨连续刚构桥线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后期变形对主梁线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收缩徐变对长期变形的影响 | 第47页 |
·预应力损失对长期变形的影响 | 第47-49页 |
·结构构造及施工工艺的影响 | 第49页 |
·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9页 |
·主梁线形对行车舒适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车辆动力学分析现状 | 第50-51页 |
·汽车振动系统的模型简化 | 第51-65页 |
·七自由度模型 | 第51-52页 |
·四自由度模型 | 第52-53页 |
·两自由度模型及其动力响应 | 第53-57页 |
·单自由度模型及其动力响应 | 第57-65页 |
·行车舒适性分析及其评价标准 | 第65-71页 |
·汽车车身振动响应及振动响应评价 | 第66页 |
·行车舒适度分析 | 第66-68页 |
·人体对车辆振动的反应 | 第68-69页 |
·车身振动响应的评价方法 | 第69-71页 |
·行车舒适度对结构线形选择的影响及建议措施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问题研究 | 第73-105页 |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的一般构造 | 第73-74页 |
·合拢中劲性骨架的影响 | 第74-80页 |
·劲性骨架的作用 | 第74页 |
·劲性骨架的设置 | 第74-75页 |
·劲性骨架最小截面的确定 | 第75-80页 |
·顶推对连续刚构桥合拢的作用及影响 | 第80-85页 |
·顶推的作用 | 第80-81页 |
·顶推力的计算 | 第81-85页 |
·合拢温度的影响及选择 | 第85-92页 |
·环境温度对合拢段的影响 | 第85-86页 |
·温度模式的选择 | 第86-87页 |
·合拢温度的确定 | 第87-89页 |
·非设计温度下合拢的应对措施 | 第89-92页 |
·合拢中配重及临时束的影响 | 第92-97页 |
·设置配重的作用 | 第92-93页 |
·配重的位置选择及设置方法 | 第93-97页 |
·临时束的作用 | 第97页 |
·合拢顺序对多跨连续刚构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97-103页 |
·不同合拢顺序下的应力及挠度对比分析 | 第100-102页 |
·合拢顺序的比选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展望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