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双塔斜拉桥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双塔斜拉桥体系 | 第8-12页 |
| ·高低塔斜拉桥特点 | 第12页 |
| ·单索面斜拉桥特点 | 第12-13页 |
| ·斜拉桥理想成桥状态研究 | 第13-15页 |
| ·斜拉桥施工索力确定方法 | 第15页 |
| ·斜拉桥索力确定程序概况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6-19页 |
| ·依托工程――涪陵乌江二桥概况 | 第16-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斜拉桥成桥索力确定 | 第19-35页 |
| ·概述 | 第19页 |
| ·成桥合理索力确定原则 | 第19-20页 |
| ·斜拉桥成桥合理索力分析理论 | 第20-21页 |
| ·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计算 | 第21-24页 |
| ·最小弯曲能量法 | 第21-22页 |
| ·影响矩阵法 | 第22-23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23-24页 |
| ·斜拉桥成桥恒载初始索力的求解方法优缺点比较 | 第24-25页 |
| ·斜拉桥成桥活载索力计算 | 第25-26页 |
| ·涪陵乌江二桥合理恒载成桥索力计算 | 第26-32页 |
| ·无张拉力法 | 第26-27页 |
| ·最小弯曲能量法 | 第27-29页 |
| ·影响矩阵和最小二乘法调索力 | 第29-32页 |
| ·涪陵乌江二桥成桥活载成桥索力计算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斜拉桥施工索力和成桥二次索力确定 | 第35-49页 |
| ·概述 | 第35页 |
| ·斜拉桥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关系 | 第35-37页 |
| ·斜拉桥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 | 第35-36页 |
| ·不闭合现象 | 第36-37页 |
| ·确定合理施工状态的方法 | 第37-38页 |
| ·采用正装-差值法确定乌江二桥施工索力 | 第38-43页 |
| ·差值法的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 ·差值法计算施工索力 | 第39-42页 |
| ·差值法计算特点 | 第42-43页 |
| ·成桥二次索力调整 | 第43-48页 |
| ·索力调整计算 | 第43-47页 |
| ·调索施工中拉索伸长量计算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斜拉桥合理状态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9-67页 |
| ·概述 | 第49页 |
| ·主梁自重变化的影响 | 第49-54页 |
| ·梁段自重变化对施工状态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梁段自重变化对成桥状态的影响 | 第52-54页 |
| ·斜拉桥成桥阶段几何非线性影响 | 第54-61页 |
| ·几何非线性效应 | 第54-56页 |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工况 | 第56页 |
| ·二期恒载作用下的几何非线性分析 | 第56-61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效应影响 | 第61-66页 |
| ·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 | 第61-63页 |
| ·温度效应的影响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斜拉桥静力有限元分析理论及其程序 | 第67-80页 |
| ·斜拉桥编程简介 | 第67页 |
| ·结构总刚度矩阵一维变刚度存储 | 第67-68页 |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68-70页 |
| ·平面梁单元 | 第69页 |
| ·拉索单元 | 第69页 |
| ·带刚臂单元 | 第69-70页 |
| ·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的变换关系 | 第70-71页 |
| ·非结点荷载的处理 | 第71-72页 |
| ·边界条件及载荷列阵的处理 | 第72-75页 |
| ·边界条件常用处理方法 | 第72-73页 |
| ·后处理法载荷列阵的集成 | 第73-74页 |
| ·后处理法求解一般步骤 | 第74-75页 |
| ·线性方程组的快速求解程序 | 第75-76页 |
| ·内力计算 | 第76页 |
| ·支承反力计算 | 第76-77页 |
| ·拉索调值计算 | 第77-79页 |
| ·概述 | 第77页 |
| ·影响矩阵及其形成方法 | 第77-78页 |
| ·等变量的调值计算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斜拉桥有限元程序编写 | 第80-94页 |
| ·斜拉桥结构分析软件的发展现状 | 第80页 |
| ·桥梁专业软件斜拉桥桥合理状态索力确定 | 第80-82页 |
| ·自编软件斜拉桥桥合理状态确定程序 | 第82-89页 |
| ·用VisualFortran 和Visual Basic 相结合开发桥梁结构分析程序 | 第82-83页 |
| ·程序特点 | 第83-84页 |
| ·程序功能及架构 | 第84-89页 |
| ·计算实例 | 第89-92页 |
| ·基本资料 | 第89-90页 |
| ·确定斜拉桥成桥理想状态 | 第90-92页 |
| ·确定斜拉桥施工理想状态 | 第92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