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页 |
·带水平加强层的框筒—核心筒结构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加强层的概念 | 第9-10页 |
·加强层的应用现状与经济效益 | 第10-11页 |
·国内外加强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加强层的形式及布置选择 | 第16-27页 |
·引言 | 第16页 |
·加强层的结构形式 | 第16-18页 |
·框架—核心筒结构设置水平加强层的工作机理分析 | 第18-19页 |
·加强层的优缺点分析 | 第19-20页 |
·加强层的数量及布置位置 | 第20-24页 |
·理论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加强层的数量及布置位置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加强层的刚度选择 | 第24-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3章 带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振型分解应谱法分析 | 第27-54页 |
·引言 | 第27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7-31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7-31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局限性 | 第31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结构算例概况 | 第31-33页 |
·伸臂的计算方案 | 第33页 |
·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简介 | 第33-34页 |
·算例选用的SAP2000单元类型、网格划分及建模考虑因素 | 第34-35页 |
·水平加强层对结构振型的影响 | 第35-41页 |
·结构自振周期 | 第35-40页 |
·结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 第40-41页 |
·水平加强层对结构侧向位移的影响 | 第41-45页 |
·结构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 | 第41-43页 |
·结构层间位移 | 第43-45页 |
·水平加强层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45-53页 |
·水平加强层对结构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的影响 | 第45页 |
·水平加强层对外框柱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45-51页 |
·水平加强层对核心筒墙肢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水平加强层对水平伸臂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带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Push-over分析 | 第54-65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 | 第55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用途 | 第55-56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步骤 | 第56页 |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第56页 |
·结构分析软件EPDA/PUSH简介及其基本假定 | 第56-58页 |
·Push-over的分析结果 | 第58-63页 |
·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及位置 | 第58-60页 |
·需求谱和承载力谱的关系曲线比较 | 第60-63页 |
·带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 第63-64页 |
·内力分析方法 | 第63页 |
·带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一般原则 | 第63页 |
·带伸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构件设计要求 | 第63-64页 |
·其他相关原则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