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河上游水源林小流域静态持水能力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 | 第7页 |
·水源涵养林与森林水文学 | 第7-8页 |
·森林水文学 | 第7-8页 |
·水源涵养林 | 第8页 |
·国内外森林水文学与涵养水源机理研究概况 | 第8-14页 |
·国内外森林水文学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国外森林水文研究 | 第8-9页 |
·国内森林水文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外森林涵养水源机理研究简述 | 第10-14页 |
·林冠截留效应 | 第11-12页 |
·林下植被的水文效应 | 第12-13页 |
·枯枝落叶层截留效应 | 第13页 |
·森林土壤调蓄作用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及流域结构特征 | 第16-20页 |
·研究区自然地理状况 | 第16-17页 |
·两流域的结构特征 | 第17-19页 |
·鱼池沟流域的结构特征 | 第18-19页 |
·光明沟流域的结构特征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试验测试方法选择 | 第20-24页 |
·试验样地的选择与设置 | 第20页 |
·林外降雨量的测定 | 第20页 |
·林内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及林冠截留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林内透雨量的测定 | 第20页 |
·树干径流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林冠截留量的计算 | 第21页 |
·林下灌草层持水性能的测定 | 第21页 |
·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土壤蓄水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土壤调查与取样 | 第22页 |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测定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4-43页 |
·试验区大气降雨特征 | 第24-25页 |
·流域内林冠层水文生态特征 | 第25-30页 |
·流域内林内穿透雨量与大气降雨的关系 | 第25-26页 |
·林冠截留量与大气降雨的关系 | 第26-30页 |
·树干径流量与大气降雨的关系 | 第30页 |
·林下灌草层的持水特征 | 第30-32页 |
·鱼池沟流域林下灌草层持水特征 | 第30-31页 |
·光明沟流域林下灌草层持水特征 | 第31页 |
·两流域林下灌草层持水特征的比较 | 第31-32页 |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特征 | 第32-35页 |
·枯落物的贮量与组成 | 第32-33页 |
·枯落物层的持水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两流域内枯落物层的持水性能比较 | 第35页 |
·土壤层水文生态特征 | 第35-41页 |
·土壤层水文─物理性质特征 | 第35-38页 |
·土壤层静态调蓄水分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两流域内土壤层蓄水能力比较 | 第40-41页 |
·两流域静态持水能力比较与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