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网络光盘库的应用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海量数据存储第10-15页
     ·海量数据存储应用需求第10-12页
     ·海量数据存储应用特点第12-15页
   ·光盘库在海量存储系统中的应用第15-18页
     ·海量存储系统中存储单元设备第16-17页
     ·网络光盘库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2页
     ·海量存储系统的研究第18-19页
     ·光盘库的应用研究第19-20页
     ·Cache 缓存的替换算法第20-22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23页
   ·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第23-25页
第2章 光盘存储的数据分类与网络光盘库第25-36页
   ·光盘数据存储的分类第26-27页
   ·网络光盘库的基本介绍第27-28页
   ·网络光盘库的基本模型第28-34页
     ·网络光盘库的工作原理第28-29页
     ·网络光盘库排队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网络光盘库排队模型的求解第31-33页
     ·网络光盘库基本性能的研究第33-34页
   ·网络光盘库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网络光盘库的用户访问分析第36-63页
   ·网络光盘库的应用环境第36-37页
   ·网络光盘库用户访问特点第37-41页
     ·访问数据量与访问请求到达第37-38页
     ·访问请求的关系特点第38-39页
     ·访问请求之间的模糊逻辑关系第39-41页
   ·优先排队(Preferential Queuing)模型第41-55页
     ·用户优先权的确定第41-45页
     ·存储管理服务器的存储模型第45-50页
     ·存储设备模型及分析第50页
     ·优先排队模型的求解第50-54页
     ·实验分析第54-55页
   ·主动限制多访问(Active Restricted Multi-Accessing)模型第55-62页
     ·模型的建立第55-57页
     ·逻辑关系的确定第57-59页
     ·CCRF 值的性质分析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基于用户访问的Cache 替换算法研究第63-84页
   ·网络光盘库的Cache 与磁盘中的Cache 区别第63-64页
   ·突然并发访问负载较高时的替换算法——LF 算法第64-70页
     ·算法的核心思想第65-67页
     ·模拟实验研究第67-70页
   ·访问负载较低时的替换算法——FMQ 算法第70-75页
     ·算法的核心思想第70-71页
     ·模拟实验比较第71-75页
     ·模拟实验讨论第75页
   ·一般性负载时的替换算法——预取限制替换算法第75-81页
     ·算法的核心思想第76-77页
     ·最有可能被访问的数据路径第77-81页
   ·模拟实验研究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神经网络与Peer-to-Peer 在网络光盘库中的应用第84-97页
   ·神经网络在网络光盘库中的应用第84-89页
     ·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第84-86页
     ·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第86-89页
   ·Peer-to-Peer 结构在网络光盘库中的应用第89-95页
     ·Peer-to-Peer 的相关知识第89-92页
     ·Peer-to-Peer 在网络光盘库中的应用第92-94页
     ·实验研究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网络光盘库实验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性能研究第97-127页
   ·网络光盘库的模块化体系结构第97-98页
   ·主模块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98-101页
     ·主模块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第98-100页
     ·主模块硬件系统的实现第100-101页
   ·主模块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101-113页
     ·网络光盘库的存储软件模型第101-103页
     ·软件平台的设计方案第103-105页
     ·软件平台的实现第105-109页
     ·网络服务模块第109-113页
   ·网络光盘库的性能评测第113-125页
     ·性能评测环境及方法第113-115页
     ·网络光盘库应用性能评测第115-125页
     ·性能测试结论第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附录A:实验装置图第138-13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北燕山县域土地利用评价与分区--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下一篇:我国伯氏疏螺旋体致病性及感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