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 ·聚合物微球简介 | 第15-20页 |
| ·生物医学应用 | 第15-17页 |
| ·应用于固相合成 | 第17页 |
| ·用作标准物质 | 第17页 |
| ·用作色谱填料 | 第17-18页 |
| ·用作催化剂载体 | 第18页 |
| ·用作光子带隙晶体材料 | 第18-20页 |
| ·核-壳/空心微球的性能及应用 | 第20-24页 |
| ·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20页 |
| ·用作微容器和微反应器 | 第20-21页 |
| ·在多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作为催化材料的应用 | 第22-23页 |
| ·作为光电材料的应用 | 第23页 |
| ·作为轻体材料的应用 | 第23页 |
| ·在涂料方面的应用 | 第23-24页 |
| ·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24-31页 |
| ·种子聚合法 | 第24-29页 |
| ·种子乳液聚合法 | 第24-25页 |
| ·种子分散聚合法 | 第25-29页 |
| ·种子动态溶胀聚合法 | 第29页 |
| ·胶体粒子组装法 | 第29-30页 |
| ·逐层自组装法 | 第30-31页 |
| ·空心微球制备方法 | 第31-34页 |
| ·去除模板法 | 第31页 |
| ·喷雾反应法 | 第31页 |
| ·超声波法 | 第31-32页 |
| ·模板-界面反应法 | 第32页 |
| ·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32-34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 ·实验原料和药品 | 第34页 |
| ·核-壳/空心聚合物微球制备过程 | 第34-35页 |
| ·空心聚合物微球的水解 | 第35页 |
| ·表面吸附纳米银粒子的空心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35-36页 |
| ·表征方法 | 第36-38页 |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36页 |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36页 |
| ·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 第36-37页 |
| ·表面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测定 | 第37页 |
| ·红外光谱测定 | 第37页 |
|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61页 |
| ·种子"自分散"聚合基本特征 | 第38-42页 |
| ·核-壳聚合物微球的特点 | 第38-39页 |
| ·种子"自分散"聚合基本特点 | 第39-42页 |
| ·空心聚合物微球的性能 | 第42-52页 |
| ·空心聚合物微球的基本特征 | 第42-43页 |
| ·各种反应条件对空心聚合物微球产物微观形态的影响 | 第43-52页 |
| ·单体/模板比例 | 第43-45页 |
| ·混合溶剂配比 | 第45-47页 |
| ·改变混合溶剂的种类 | 第47页 |
| ·单体配比 | 第47-49页 |
| ·不同固含量 | 第49页 |
| ·不同交联度 | 第49-51页 |
| ·引发剂浓度 | 第51-52页 |
| ·空心聚合物微球的水解 | 第52-54页 |
| ·表面吸附纳米银粒子的空心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54-59页 |
| ·AgNO_3浓度对空心聚合物微球表面纳米银粒子形貌的影响 | 第55-57页 |
| ·pH值对空心聚合物微球表面纳米银粒子形貌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杀菌性能实验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