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美国“337条款”概述 | 第9-14页 |
一、美国“337条款”的含义 | 第9-10页 |
二、美国“337条款”的历史发展 | 第10-12页 |
三、美国“337条款”的法律地位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美国“337条款”的内容分析 | 第14-37页 |
第一节 美国“337条款”的实体内容 | 第14-27页 |
一、法律规定 | 第14-15页 |
二、实质要件 | 第15-27页 |
第二节 美国“337条款”的程序内容 | 第27-37页 |
一、申请发起调查 | 第29-31页 |
二、初审 | 第31-32页 |
三、调查开始 | 第32-33页 |
四、初步裁定 | 第33页 |
五、对初步裁定的审查 | 第33-34页 |
六、终裁 | 第34-35页 |
七、总统裁决 | 第35-36页 |
八、上诉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美国“337条款”所提供的救济措施 | 第37-42页 |
一、发布排除令 | 第37-39页 |
二、发布制止令 | 第39-40页 |
三、临时救济措施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美国“337条款”的整体分析 | 第42-51页 |
第一节 美国“337条款”的特点 | 第42-45页 |
一、从条文制定角度 | 第42页 |
二、从实践角度 | 第42-43页 |
三、从处罚措施角度 | 第43-44页 |
四、从法律程序角度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美国“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的比较 | 第45-47页 |
一、“特别301条款”概述 | 第45-46页 |
二、美国“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的具体比较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美国“337条款”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第五章 美国“337条款”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 第51-60页 |
第一节 针对美国“337条款”调查的相应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一、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337条款”调查 | 第51-55页 |
二、中国企业面对337调查的策略与原则 | 第55-57页 |
第二节 美国“337条款”的制定对我国的立法启示 | 第57-60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 第57-58页 |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