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概述 | 第14-17页 |
| ·中药现代化的概述 | 第14-15页 |
| ·中药现代化的概念 | 第14页 |
| ·中药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 第14页 |
| ·中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 第14页 |
|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 第14-15页 |
| ·中药知识产权概述 | 第15-17页 |
| ·知识产权的概念 | 第15页 |
| ·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及范围 | 第15-16页 |
| ·中药知识产权的概念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形式 | 第17-24页 |
|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 | 第17-18页 |
| ·处方与配方 | 第17页 |
| ·中药材生产 | 第17页 |
| ·中药炮制技术 | 第17页 |
| ·中药制药工程技术 | 第17页 |
| ·中药质量控制与保障技术 | 第17-18页 |
| ·中药的产品包装 | 第18页 |
| ·中药临床研究 | 第18页 |
| ·中药基础研究 | 第18页 |
| ·中药信息资料 | 第18页 |
| ·中药应用性计算机软件 | 第18页 |
| ·中药贸易 | 第18页 |
|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式 | 第18-24页 |
| ·中药的专利保护 | 第18-19页 |
| ·中药的商标保护 | 第19-20页 |
| ·中药的行政保护 | 第20-21页 |
| ·中药的商业秘密保护 | 第21-22页 |
| ·中药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22页 |
| ·中药其它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22-24页 |
| 第四章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国外药物知识产权保护 | 第24-31页 |
|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 ·中药的概念和分类 | 第24页 |
| ·中药产业的发展情况 | 第24-26页 |
|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第26-29页 |
| ·中药专利保护现状 | 第26-28页 |
| ·中药商标保护现状 | 第28页 |
| ·中药行政保护现状 | 第28-29页 |
| ·中药商业秘密保护现状 | 第29页 |
| ·国外与药物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29-31页 |
| ·美国对天然药物的保护 | 第29-30页 |
| ·欧洲专利局对医药的保护 | 第30页 |
| ·德国专利制度对医药的保护 | 第30页 |
| ·日本专利对天然药物的保护 | 第30-31页 |
| 第五章 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 第31-41页 |
|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 第31-35页 |
| ·增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31页 |
| ·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注重发挥中介的服务作用 | 第31-32页 |
| ·推进制定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法规,完善法律保护体系 | 第32页 |
| ·加强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 第32-33页 |
| ·建立中药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体系 | 第33页 |
| ·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创新能力 | 第33-34页 |
| ·重视中药标准化建设,制定中药标准化规范 | 第34页 |
| ·加强中药数据库及信息化建设 | 第34-35页 |
| ·建立中药生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第35页 |
| ·利用边境保护屏障策略,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 第35页 |
|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 第35-41页 |
| ·中药专利保护建议 | 第35-37页 |
| ·中药商标保护建议 | 第37-38页 |
| ·中药行政保护建议 | 第38-39页 |
|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综合运用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作者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