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典型案例及其类型化 | 第11-17页 |
第一节 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 第11-13页 |
一、案例1:深圳瓷片案 | 第11-12页 |
二、案例2:重庆烟灰缸案 | 第12页 |
三、案例3:济南木墩案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美国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 第13-14页 |
一、案例4:加州椅子案(Larson v. St. Francis Hotel) | 第13-14页 |
二、案例5:新泽西可乐瓶案(Holly v. Meyers Hotel and Tavern, Inc.) | 第14页 |
三、案例6:纽约砖块案(Wolf v. The American Tract Society) | 第14页 |
第三节 高空坠物案件的类型化 | 第14-17页 |
一、加害人明确的高空抛物侵权案件 | 第15页 |
二、责任人明确的高空抛物侵权案件 | 第15页 |
三、责任人不明确的高空抛物侵权案件 | 第15-16页 |
四、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责任认定的理论学说 | 第17-35页 |
第一节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 第17-18页 |
一、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7页 |
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中国的司法实践与理论学说 | 第18-26页 |
一、两种对立的司法实践 | 第18-20页 |
二、我国学界在此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 第20-26页 |
第三节 美国的司法实践与理论学说 | 第26-35页 |
一、“事实自证”规则的确立及其效果 | 第26-28页 |
二、“事实自证”规则的适用要件 | 第28-30页 |
三、高空抛物侵权案件中的具体问题 | 第30-35页 |
第三章 中美两国责任认定理论学说之比较 | 第35-40页 |
一、相同之处 | 第35-36页 |
二、不同之处 | 第36-39页 |
三、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认定理论之检讨 | 第40-61页 |
第一节 举证责任分配层面之检讨 | 第40-51页 |
一、举证责任分配层面检讨之必要 | 第40-42页 |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理论 | 第42-45页 |
三、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认定理论与举证责任分配 | 第45-51页 |
第二节 法律预测功能层面之检讨 | 第51-54页 |
一、法律的预测功能 | 第51-52页 |
二、各种理论与法律预测功能的关系 | 第52-53页 |
三、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节 法律文化层面的深层次检讨 | 第54-61页 |
一、促成“因果关系推定”的文化因素 | 第54-58页 |
二、“因果关系推定”的文化检讨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