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囊泡形成的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前言 | 第12-18页 |
·囊泡的概述 | 第12-15页 |
·囊泡的性质 | 第13页 |
·囊泡的制备 | 第13-14页 |
·囊泡的表征 | 第14页 |
·囊泡的应用 | 第14-15页 |
·囊泡的自发形成 | 第15-18页 |
·单组分体系 | 第16页 |
·复配体系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理论部分 | 第18-31页 |
·堆积参数 | 第18-20页 |
·相行为 | 第20-24页 |
·两种表面活性剂链长相等 | 第20-23页 |
·两种表面活性剂链长不相等 | 第23-24页 |
·囊泡形成过程模型 | 第24-26页 |
·囊泡的破坏 | 第26-29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26-27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27页 |
·pH 的影响 | 第27-29页 |
·实验设计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1-38页 |
·试剂 | 第31-32页 |
·仪器 | 第32-36页 |
·仪器使用 | 第32-33页 |
·主要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 第33-36页 |
·粒度分布和Zeta 电位分析仪 | 第33-34页 |
·SFA-20 停流装置 | 第34-36页 |
·负染色法电镜技术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浊度的测定 | 第36-37页 |
·粒径的测定 | 第37页 |
·负染色法透射电镜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单子/单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动力学研究 | 第38-46页 |
·囊泡的形成 | 第38-43页 |
·粒径的测定 | 第38-39页 |
·散射光强度的测定 | 第39-40页 |
·透射电镜观测结果 | 第40-41页 |
·浊度的测定及活化能的求算 | 第41-43页 |
·囊泡的破坏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单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动力学研究 | 第46-54页 |
·粒径的测定 | 第46-47页 |
·散射光强度的测定 | 第47-50页 |
·透射电镜观测结果 | 第50页 |
·浊度的测定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两类复配体系的比较 | 第54-57页 |
·粒径的比较 | 第54页 |
·散射光强度的比较 | 第54-55页 |
·浊度的比较 | 第55-56页 |
·透射电镜观测结果的比较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