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 ·百合组织培养技术 | 第12-15页 |
|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百合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 ·百合病毒种类及检测研究进展 | 第15-28页 |
| ·百合病毒病种类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 ·侵染百合的黄瓜花叶病毒 | 第17-18页 |
| ·侵染百合的百合无症病毒 | 第18-19页 |
| ·侵染百合的百合斑驳病毒 | 第19-20页 |
| ·侵染百合的其他植物病毒 | 第20-21页 |
| ·侵染百合的植原体 | 第21页 |
|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 ·指示植物生物学检测法 | 第22页 |
| ·电子显微镜技术 | 第22-23页 |
| ·血清学方法 | 第23-24页 |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24-28页 |
| ·百合主要脱毒技术原理及利用 | 第28-31页 |
| ·茎尖培养 | 第28-29页 |
| ·热处理法 | 第29页 |
| ·抗病毒剂的应用 | 第29-30页 |
| ·热处理+茎尖培养法 | 第30-31页 |
| ·花药培养 | 第31页 |
| ·观赏百合生产市场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 2 西伯利亚百合组织培养 | 第33-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 ·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 第34页 |
| ·芽增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 第34页 |
| ·生根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 第34页 |
| ·实验结果 | 第34-37页 |
| ·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筛选 | 第34-35页 |
| ·芽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35-36页 |
|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3 西伯利亚百合的脱毒培养 | 第39-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 ·试管苗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39页 |
| ·试管苗热处理法+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39页 |
| ·病毒唑+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39页 |
| ·试管苗热处理+病毒唑+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39-40页 |
|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 ·试管苗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40页 |
| ·试管苗热处理法+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40-42页 |
| ·病毒唑+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42页 |
| ·试管苗热处理+病毒唑+茎尖培养法脱除病毒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46页 |
| ·茎尖培养 | 第43页 |
|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 | 第43-44页 |
| ·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处理 | 第44页 |
| ·综合预处理 | 第44-46页 |
| 4 西伯利亚百合三种主要病毒的检测 | 第46-60页 |
| ·研究方法 | 第46-50页 |
| ·电镜检测 | 第46页 |
| ·负染法 | 第46页 |
| ·电镜切片 | 第46页 |
| ·RT-PCR方法检测 | 第46-50页 |
| ·RNA的提取 | 第46-48页 |
| ·试剂盒法: | 第46-47页 |
| ·异硫氰酸胍法 | 第47页 |
| ·改良RNA提取法 | 第47-48页 |
| ·RT-PCR检测百合中三种主要病毒 | 第48-49页 |
| ·两种RT-PCR方法 | 第49-50页 |
| ·实验结果 | 第50-56页 |
| ·脱毒前后百合叶片的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 | 第50-53页 |
| ·RNA的质量、纯度鉴定和浓度测定 | 第53-54页 |
| ·RT-PCR反应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54-56页 |
| ·讨论 | 第56-60页 |
| ·脱毒前后百合叶片微观结构特征的研究 | 第56页 |
| ·四种RNA提取方法对RNA纯度影响的研究 | 第56-57页 |
| ·CMV、LSV、LMoV三种病毒RT-PCR优化体系的建立 | 第57-59页 |
| ·RT-PCR条件的选择与存在的问题 | 第59-60页 |
| 5 结论 | 第60-61页 |
| 附图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