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中医文献有关乳岩复发、转移及预后的记载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预后的研究及认识 | 第11-15页 |
一、已确立的预后指标 | 第11-13页 |
二、一般公认的预后指标 | 第13-15页 |
第三节 血瘀证与恶性肿瘤预后相关性的现代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一、血小板功能的变化 | 第15页 |
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 第15-16页 |
三、微循环障碍 | 第16页 |
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血瘀证的相关性 | 第16页 |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争议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有关血瘀证诊断标准的论述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25页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二、样本含量估计 | 第19页 |
三、分组方法 | 第19页 |
四、临床观察表的制订 | 第19页 |
五、临床实施 | 第19-20页 |
六、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 | 第20-21页 |
七、数据库建立 | 第21页 |
八、统计方法 | 第21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21-25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21-22页 |
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间各观察指标的分布情况 | 第22-24页 |
三、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24-25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5-28页 |
一、乳腺癌与血瘀证的关系 | 第25页 |
二、血瘀证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第25-26页 |
三、问题及展望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附录 | 第32-37页 |
附录一 | 第32-36页 |
附录二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