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第一节 Re和Os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 第13-18页 |
一、元素分配行为 | 第13-16页 |
二、地核及核幔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三、地壳中的丰度 | 第17-18页 |
第二节 Re-Os同位素体系 | 第18-25页 |
一、Re-Os同位素体系基本术语 | 第18-19页 |
二、Re-Os同位素年代学 | 第19-22页 |
三、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第22-25页 |
第二章 Re-Os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简述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地质样品中Re和Os的化学制备方法 | 第25-30页 |
一、样品的分解方法 | 第25-27页 |
二、Os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第27-29页 |
三、Re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第29-30页 |
第二节 Re-Os样品的质谱测定方法 | 第30-32页 |
一、负离子热电离质谱 | 第30-31页 |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国内Re-Os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与方法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利用MC-ICPMS测定Re-Os同位素组成方法的建立 | 第35-57页 |
第一节 Re-Os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流程 | 第35-38页 |
第二节 Re样品的MC-ICPMS测定方法 | 第38-45页 |
第三节 Os样品的MC-ICPMS测定方法 | 第45-49页 |
第四节 地质样品中Re-Os含量以及~(187)Os/~(188)Os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第49-53页 |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 第53-57页 |
第四章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苦橄岩的Re-Os同位素研究 | 第57-8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57-59页 |
第二节 地质背景与岩相学研究 | 第59-61页 |
第三节 分析方法 | 第61-63页 |
第四节 木里苦橄岩与玄武岩的主量、微量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3-73页 |
一、主量和微量元素 | 第63-68页 |
二、Sr和Nd同位素 | 第68页 |
三、Re-Os同位素 | 第68-73页 |
第五节 讨论 | 第73-84页 |
一、木里苦橄岩的Re-Os同位素定年的结果讨论 | 第73-74页 |
二、地壳混染和蚀变作用的影响 | 第74-75页 |
三、Re和Os元素含量对地幔熔融过程的制约 | 第75-78页 |
四、地幔源区讨论 | 第78-81页 |
五、基于Os-Nd同位素的地幔柱与SCLM源区物质混合模型 | 第81-83页 |
六、岩石成因讨论 | 第83-84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84-87页 |
主要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3页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