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单螺杆泵运动仿真及结构参数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双头单螺杆泵的线型理论及分析 | 第15-29页 |
·双头单螺杆泵的型线设计基础 | 第15-19页 |
·线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复平面柱坐标法 | 第16-17页 |
·摆线简介 | 第17-18页 |
·周期、循环曲线和等效动点 | 第18-19页 |
·线形啮合原理的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瞬心线及其性质 | 第19页 |
·共轭齿形曲线 | 第19-20页 |
·共轭曲面的基本要求和端面齿形类型 | 第20-21页 |
·双头单螺杆泵端面齿形的选取 | 第21-24页 |
·齿形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 | 第21页 |
·基于等距线半径最大临界值的齿形选择 | 第21-22页 |
·基于偏心距系数的齿形选择 | 第22-23页 |
·基于摆线对比分析的齿形选择 | 第23-24页 |
·线型的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逆解法 | 第24-26页 |
·发生线的选取 | 第26页 |
·特定的行星运动 | 第26页 |
·分离定义域 | 第26页 |
·证明理论密封性 | 第26-27页 |
·等距曲线线型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方程和曲面方程的建立 | 第29-40页 |
·双头单螺杆泵的线型设计 | 第29-33页 |
·短幅内摆线线型 | 第29-30页 |
·定子骨线及线型 | 第30页 |
·转子骨线及线型 | 第30-33页 |
·接触图和密封性 | 第33-35页 |
·接触点数和隔离条件 | 第33-34页 |
·消失条件 | 第34-35页 |
·计算共轭副的最小长度 | 第35页 |
·等距曲面共轭副 | 第35-36页 |
·双头单螺杆泵的虚拟建模 | 第36-39页 |
·Pro/ENGINEER WILDFIRE简介 | 第36页 |
·基于Pro/E的实体建模 | 第36-38页 |
·基于Pro/E的运动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的优化设计 | 第40-58页 |
·以内摆线作为定子线型的单螺杆泵参数计算 | 第40-42页 |
·内摆线及其共轭线的几何量计算 | 第40-42页 |
·以内摆线作为定子线型的单螺杆泵参数计算 | 第42页 |
·单螺杆泵线型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42-50页 |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优化的数学方程及目标函数 | 第42-44页 |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44-45页 |
·目标函数的化简 | 第45-50页 |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的优化 | 第50-56页 |
·复合形法 | 第50-53页 |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优化 | 第53-56页 |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优化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双头单螺杆泵的参数化建模与优化软件 | 第58-68页 |
·OPENGL编程技术与环境 | 第58-60页 |
·OpenGL简介 | 第58-59页 |
·OpenGL工作流程 | 第59页 |
·OpenGL建模 | 第59-60页 |
·基于MFC的OPENGL图形类 | 第60-63页 |
·创建COpenGLView类 | 第60-61页 |
·相关函数创建 | 第61-63页 |
·基于MFC环境中OpenGL编程 | 第63页 |
·基于OPENGL的参数化模型 | 第63-65页 |
·双头单螺杆泵优化软件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