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32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 第7-15页 |
二、文本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24页 |
三、基本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4-32页 |
第二章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解读 | 第32-59页 |
一、柏拉图的生平与时代 | 第32-39页 |
二、柏拉图的思想先驱:有关道德的、政治的、与哲学的观念 | 第39-43页 |
三、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序言:希腊的教育传统、革新与反思 | 第43-50页 |
四、《理想国》公民教育思想的起因与论述结构 | 第50-59页 |
第三章 公民教育的目的:培育正义的公民 | 第59-95页 |
一、何谓正义 | 第59-66页 |
二、国家组织与国家中的正义 | 第66-83页 |
三、心灵结构与心灵中的正义 | 第83-87页 |
四、心灵造就国家的现实分析 | 第87-95页 |
第四章 公民教育的初等阶段:塑造正义的心灵 | 第95-121页 |
一、初等教育的性质 | 第95-98页 |
二、初等教育的内容 | 第98-108页 |
三、初等教育的改革 | 第108-118页 |
四、初等教育的作用 | 第118-121页 |
第五章 公民教育的高等阶段:心灵的真正转向 | 第121-150页 |
一、高等教育的对象 | 第121-130页 |
二、高等教育的本质 | 第130-140页 |
三、高等教育的课程 | 第140-150页 |
第六章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特性、理论贡献与历史限制 | 第150-167页 |
一、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特性 | 第150-154页 |
二、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贡献 | 第154-162页 |
三、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限制 | 第162-165页 |
四、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165-167页 |
结论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 第183-184页 |
论文摘要 | 第184-188页 |
ABSTRACT | 第188-192页 |
后记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