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19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 第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7页 |
·指导思想、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指导思想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基本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及分类 | 第19-21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 第19-20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 | 第20-21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21-22页 |
·融资与投资相结合 | 第21页 |
·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 第21-22页 |
·基金规模庞大 | 第22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2-25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4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5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资产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信托理论 | 第26页 |
·金融生态理论 | 第26-27页 |
3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兴起与发展 | 第27-28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 | 第28-29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问题 | 第29-31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规模较小 | 第29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业务单一 | 第29-30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行中可能会面临运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 第30页 |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缺少税收优惠 | 第30-31页 |
·影响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障碍因素 | 第31-33页 |
·法律障碍 | 第31页 |
·市场环境障碍 | 第31-32页 |
·人才障碍 | 第32页 |
·财务障碍 | 第32-33页 |
4 国外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8页 |
·国外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的概况 | 第33-36页 |
·美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的概况 | 第33-34页 |
·德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的概况 | 第34-35页 |
·亚洲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的概况 | 第35-36页 |
·国外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政府支持是发展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先决条件 | 第36-37页 |
·资本市场的完善是发展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保障 | 第37页 |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 第37-38页 |
5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策略 | 第38-50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目标和原则 | 第38-39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目标 | 第38-39页 |
·指导我国发展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原则 | 第39页 |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选择 | 第39-47页 |
·发起人及发起结构的选择 | 第39-41页 |
·发行方式的选择 | 第41页 |
·基金组织形式及规模的选择 | 第41-43页 |
·投资方向的选择 | 第43-46页 |
·退出机制的选择 | 第46-47页 |
·发展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保障措施 | 第47-50页 |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47-48页 |
·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 | 第48页 |
·建立政府支持体系和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 第48页 |
·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 | 第48-49页 |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