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塑性本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实验方法 | 第13页 |
| ·含内变量的热动力学理论 | 第13-14页 |
| ·本构方程的数学理论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2章 塑性增量本构的基本理论 | 第16-30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基本假设 | 第16-17页 |
| ·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17-29页 |
| ·屈服面和后继屈服面及几个常用的屈服条件 | 第17-21页 |
| ·弹塑性材料的硬化规律 | 第21-24页 |
| ·塑性流动法则的理论讨论 | 第24-28页 |
| ·加卸载准则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塑性增量本构关系 | 第30-69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一般加载规律简单模型的推广 | 第30-33页 |
| ·应力空间中的弹塑性增量本构关系 | 第33-40页 |
| ·理想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3-34页 |
| ·等向强化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4-36页 |
| ·随动强化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6-38页 |
| ·热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38-40页 |
| ·应用简单实验资料建立复杂应力状态的本构关系 | 第40-53页 |
| ·Mises屈服条件等向强化材料本构关系的建立 | 第40-45页 |
| ·Tresca屈服条件等向强化材料的本构关系的建立 | 第45-51页 |
| ·最大偏应力(双剪切)屈服条件的等向强化材料的本构关系的建立 | 第51-53页 |
| ·两种方法建立的 MISES屈服条件等向强化材料本构关系的探讨 | 第53-56页 |
| ·应变空间中的弹塑性增量本构关系 | 第56-63页 |
| ·理想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57页 |
| ·等向强化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57-59页 |
| ·随动强化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59-61页 |
| ·混合强化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61-63页 |
| ·推导一般加载规律弹塑性本构关系中张量运算的有关说明 | 第63-6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63-64页 |
| ·用张量理论来说明 | 第64-65页 |
| ·用张量运算与矩阵运算的关系来说明 | 第65-66页 |
| ·用张量理论的另一种说明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4章 弹塑性耦合时的塑性增量本构关系 | 第69-89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弹塑性耦合问题的一般理论 | 第69-76页 |
| ·弹塑性耦合情况下应力—应变增量的一般关系 | 第69-72页 |
| ·弹塑性耦合情况下的广义正交法则 | 第72-75页 |
| ·弹塑性耦合情况下的加卸载准则 | 第75-76页 |
| ·弹塑性耦合情况下的本构关系 | 第76-88页 |
| ·弹塑性材料耦合材料在应力空间的的本构关系 | 第76-80页 |
| ·弹塑性材料耦合材料在应变空间中的本构关系 | 第80-83页 |
| ·等向强化材料弹塑性耦合的本构关系 | 第83-84页 |
| ·弹塑性耦合随动强化材料在应力空间中的本构关系 | 第84-86页 |
| ·弹塑性耦合随动强化材料在应变空间中的本构关系 | 第86-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一、本文工作的结论与创新总结 | 第89-90页 |
| 二、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