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概念 | 第11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分类 | 第13页 |
|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6页 |
| 第2章 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和关键技术 | 第16-27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两大技术标准 | 第16-20页 |
| ·H.323 协议标准 | 第16-18页 |
| ·SIP 协议标准 | 第18-20页 |
| ·H.323 与SIP 的比较 | 第20页 |
| ·流媒体传输技术 | 第20-23页 |
| ·流媒体的概念 | 第20-21页 |
| ·实时传输协议RTP | 第21-22页 |
|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 第22-23页 |
|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 第23-24页 |
| ·H.264 视频压缩处理协议 | 第23页 |
| ·G.729 音频压缩传输协议 | 第23-24页 |
| ·NAT 穿越技术 | 第24-26页 |
| ·NAT 技术与NAT 穿越 | 第24页 |
| ·NAT 穿越的主要技术 | 第24-25页 |
| ·使用STUN 方法实现NAT 穿越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VCOMOFFICE 视频会议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32页 |
| ·VCOMOFFICE 系统的产生 | 第27-28页 |
| ·VCOMOFFICE 系统的技术特色 | 第28-31页 |
| ·Vcom Office 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28页 |
| ·Vcom Office 系统的核心技术 | 第28-29页 |
| ·Vcom Office 系统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 第29-31页 |
| ·VCOMOFFICE 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视频会议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2-37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32-33页 |
| ·客户端 | 第32-33页 |
| ·服务器 | 第33页 |
| ·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33-36页 |
| ·控制服务器与控制终端的接口 | 第34-35页 |
| ·控制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 | 第35页 |
| ·控制服务器与流媒体服务器的接口 | 第35页 |
| ·控制终端与流媒体终端的接口 | 第35页 |
| ·流媒体服务器和流媒体终端的接口 | 第35-36页 |
| ·流媒体终端之间的接口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5章 会议控制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66页 |
| ·会议控制服务器的结构设计 | 第37-40页 |
| ·服务器功能模块构成 | 第37-38页 |
| ·服务器工作流程 | 第38-40页 |
| ·服务器管理客户端模块 | 第40-42页 |
| ·服务器端管理功能模块 | 第42-47页 |
| ·数据库操作模块 | 第47-49页 |
| ·服务器事务处理模块 | 第49-61页 |
| ·转发消息 | 第49-50页 |
| ·控制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 第50-51页 |
| ·创建会议 | 第51页 |
| ·删除会议 | 第51-53页 |
| ·进入会议室 | 第53-56页 |
| ·主持人控制会议 | 第56-59页 |
| ·成员上下线流程 | 第59-61页 |
| ·网络操作模块 | 第61-65页 |
| ·套接字操作功能函数 | 第62页 |
| ·数据包操作功能函数 | 第62-64页 |
| ·数据包发送功能函数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附录 VCOMOFFICE 系统的实际效果图 | 第71-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