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预期目标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3-22页 |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第13-17页 |
·竞争优势的概念 | 第13页 |
·企业竞争力三种基本战略 | 第13-15页 |
·国家“钻石”理论 | 第15-17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7-22页 |
·产业集群的定义 | 第17-18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18页 |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18-22页 |
第3章 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第22-33页 |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第22-26页 |
·概况分析 | 第22-24页 |
·全球汽车产业特点 | 第24-26页 |
·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第26-33页 |
·概况分析 | 第26-29页 |
·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第4章 柳州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52页 |
·汽车产业在柳州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第33-34页 |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第34-39页 |
·概况 | 第34-36页 |
·区域主要汽车产品生产企业及发展情况 | 第36-39页 |
·基于波特钻石理论体系的竞争力分析 | 第39-44页 |
·要素状况 | 第39-41页 |
·需求状况 | 第41-42页 |
·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的状况 | 第42页 |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 第42-43页 |
·机会 | 第43-44页 |
·政府 | 第44页 |
·柳州市汽车产业SWOT矩阵分析 | 第44-52页 |
·优势 | 第44-45页 |
·劣势 | 第45-49页 |
·威胁 | 第49-50页 |
·SWOT矩阵 | 第50-52页 |
第5章 五菱之光产品发展战略实证研究 | 第52-64页 |
·五菱之光产品简介 | 第52-53页 |
·五菱之光产品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53-56页 |
·不断提升的自主开发能力 | 第53-54页 |
·富于特色的GMS管理体系 | 第54-55页 |
·战略性伙伴式的营销服务体系 | 第55-56页 |
·合资企业中的自主品牌 | 第56页 |
·五菱之光产品SWOT分析 | 第56-60页 |
·五菱之光产品竞争态势矩阵(CPM)分析 | 第60-61页 |
·五菱之光产品发展战略分析 | 第61-64页 |
第6章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 第64-78页 |
·战略规划指导思想 | 第64页 |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 第64-65页 |
·柳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 第65-78页 |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 第65-67页 |
·自主研发战略 | 第67-68页 |
·零部件产品发展战略 | 第68-69页 |
·新能源汽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发展战略 | 第69-73页 |
·人才战略 | 第73-74页 |
·品牌战略 | 第74页 |
·国际化发展战略 | 第74-75页 |
·重点企业发展战略 | 第75-76页 |
·政策支持与引导战略 | 第76-78页 |
结束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3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目录 | 第83-84页 |
附录C 层次分析法(AHP)与产品优选发展序列 | 第84-92页 |
附录D 层次分析法(AHP)分析计算柳州市汽车零部件产品优先发展序列过程 | 第92-96页 |
附录E 微型汽车竞争态势调查问卷 | 第96-98页 |
附录F 柳州市汽车零部件产品发展重点专家评分表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