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型软件接收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 | 第8-13页 |
·GPS卫星导航系统 | 第8-10页 |
·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 | 第10-11页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第11-12页 |
·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 | 第12-13页 |
·导航软件接收机的研究意义及其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软件接收机技术 | 第13-14页 |
·软件接收机的优点 | 第14-15页 |
·软件接收机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软件接收机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GPS信号的特征及其产生原理 | 第18-37页 |
·信号的调制 | 第18-19页 |
·C/A码及其数据格式 | 第19-23页 |
·P码生成原理 | 第23页 |
·导航电文及其数据格式 | 第23-25页 |
·多普勒频移 | 第25-26页 |
·信号的数字化 | 第26-27页 |
·C/A码的捕获 | 第27-31页 |
·捕获方法 | 第27-30页 |
·冷启动与热启动 | 第30-31页 |
·载波频率的获取 | 第31-33页 |
·信号跟踪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导航信号的生成 | 第37-43页 |
·导航电文的提取 | 第37-39页 |
·C/A码伪距生成 | 第39-42页 |
·载波Doppler量的形成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用户位置解算和完整性监测 | 第43-71页 |
·卫星位置的计算 | 第43-45页 |
·卫星位置预报 | 第45-47页 |
·卫星位置,高度角及方位角的计算 | 第46-47页 |
·预报星历PDOP值的计算 | 第47页 |
·卫星钟差修正 | 第47-48页 |
·电离层延迟误差 | 第48-54页 |
·对流层延迟校正 | 第54-55页 |
·多路径效应 | 第55-56页 |
·利用小波去噪法消除多路径 | 第56-63页 |
·小波去噪原理 | 第57-58页 |
·结合小波去噪的多路径消除方法 | 第58-59页 |
·试验及其精度分析 | 第59-63页 |
·求解接收机的位置、速度 | 第63-66页 |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 | 第66-70页 |
·最小二乘残差法原理 | 第67-68页 |
·检测门限的设定 | 第68页 |
·卫星几何分布对RAIM的影响 | 第68-69页 |
·故障识别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分析 | 第71-82页 |
·系统整体设计 | 第71-78页 |
·系统实现 | 第78-80页 |
·接收机定位结果分析 | 第80-8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2-84页 |
·论文总结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