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OFDM 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OFDM 系统的优缺点 | 第15-16页 |
·本文的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OFDM 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8-36页 |
·OFDM 与FDM 的比较 | 第18-19页 |
·OFDM 的时域表示和频域表示 | 第19-24页 |
·OFDM 的时域表达式 | 第19-22页 |
·子载波间干扰的形成 | 第22-23页 |
·OFDM 的等效频域表示 | 第23-24页 |
·OFDM 系统的实现 | 第24-31页 |
·OFDM 系统结构 | 第24-25页 |
·串/并变换 | 第25-26页 |
·DFT 的实现 | 第26-28页 |
·循环前缀和加窗技术 | 第28-31页 |
·OFDM 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31-33页 |
·同步技术 | 第31-32页 |
·信道估计 | 第32-33页 |
·信道编码和交织 | 第33页 |
·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 | 第33页 |
·OFDM 系统特点及参数选择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OFDM 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 第36-44页 |
·OFDM 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36-39页 |
·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36-37页 |
·放大器的非线性对OFDM 系统峰均比的影响 | 第37-39页 |
·OFDM 系统内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分布 | 第39-42页 |
·峰均比的概率分布 | 第39-40页 |
·过采样对峰均比概率分布的影响 | 第40-42页 |
·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技术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利用信号预畸变技术减小OFDM 系统的峰均比 | 第44-54页 |
·限幅类技术 | 第44-50页 |
·限幅滤波 | 第44-48页 |
·峰值加窗 | 第48-49页 |
·峰值抵消 | 第49-50页 |
·压缩扩展变换 | 第50-53页 |
·压缩扩展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压缩扩展变换的性能评估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利用格雷(Golay)互补序列减小OFDM 系统的峰均比 | 第54-62页 |
·基于 Golay 互补序列降低 PAPR 的原理 | 第54-56页 |
·Golay 互补序列 | 第54-55页 |
·基于 Golay 互补序列的 OFDM 系统框图 | 第55-56页 |
·基于 Golay 互补序列的分组码的实现 | 第56-57页 |
·RM 码简介 | 第56页 |
·基于 Golay 互补序列的编码算法 | 第56-57页 |
·算法仿真和分析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利用信号扰码技术减小OFDM 系统的峰均比 | 第62-90页 |
·选择性映射法(SLM) | 第62-65页 |
·SLM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62-63页 |
·SLM 方法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改进的SLM 方法 | 第65-71页 |
·基本原理 | 第65-68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使用SLM 技术和IFFT 转换T 来降低峰均比 | 第71-80页 |
·IFFT 转换 | 第71-72页 |
·相位旋转矢量的选择 | 第72-75页 |
·SLM 和IFFT 转换 | 第75-80页 |
·部分传输序列法(PTS) | 第80-86页 |
·PTS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80-82页 |
·分割方法 | 第82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使用次优化迭代算法的PTS 法 | 第84-86页 |
·PTS 方法与SLM 方法比较 | 第86-89页 |
·冗余信息的比较 | 第86-87页 |
·仿真结果比较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基于DSP的OFDM 系统的仿真 | 第90-97页 |
·DSP 开发平台简介 | 第90-93页 |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概述 | 第90-91页 |
·TMS320C54X 简介 | 第91-92页 |
·CCS 平台 | 第92-93页 |
·OFDM 系统的 Simulator 仿真 | 第93-96页 |
·IFFT 模块的实现 | 第93-94页 |
·Simulator 仿真分析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