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32页 |
| ·羊踯躅概述及花色改变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9-17页 |
| ·羊踯躅的概述 | 第9-11页 |
| ·花色改变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11-17页 |
| ·mRNA差异显示分析 | 第17-30页 |
| ·基因差异表达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详细介绍 | 第21-3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2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2-51页 |
| ·实验材料的采集 | 第32页 |
|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32-33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3-34页 |
| ·引物 | 第34-35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35页 |
| ·羊踯躅花瓣总RNA的提取 | 第35-39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的处理 | 第35-36页 |
| ·提取液的配制 | 第36页 |
| ·提取步骤 | 第36-38页 |
| ·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质量 | 第38-39页 |
| ·RNA的纯化 | 第39页 |
| ·RNA的逆转录 | 第39-40页 |
| ·差异显示DDRT-PCR反应各参数的优化 | 第40-42页 |
| ·差异显示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0-41页 |
| ·差异显示扩增退火温度的优化 | 第41-42页 |
| ·差异显示PCR(DDRT-PCR) | 第42-43页 |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3-44页 |
| ·制胶 | 第43页 |
| ·电泳 | 第43-44页 |
| ·染色 | 第44页 |
| ·cDNA差异条带的回收和重扩增 | 第44-46页 |
| ·差异条带的回收 | 第44-45页 |
| ·差异片段的重扩增 | 第45页 |
| ·回收条带的纯化回收 | 第45-46页 |
| ·差异片段的克隆 | 第46-50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6-47页 |
| ·连接反应 | 第47-48页 |
| ·细菌的转化(冰上操作) | 第48页 |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48-50页 |
| ·测序 | 第50页 |
| ·序列分析 | 第50-51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1-65页 |
| ·总RNA的提取 | 第51-52页 |
| ·RNA样品的纯度和得率 | 第52-53页 |
| ·羊踯躅花瓣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53-55页 |
| ·mRNA差异显示与银染检测 | 第55-57页 |
| ·差异片段的回收与重扩增 | 第57-58页 |
| ·差异表达片段的克隆与验证 | 第58-59页 |
| ·测序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65-71页 |
| ·研究材料—羊踯躅花瓣特异性分析 | 第65页 |
| ·mRNA差异显示相关技术分析 | 第65-67页 |
| ·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 第65-66页 |
| ·RNA质量对DDRT-PCR的影响 | 第66页 |
| ·锚定引物对DDRT-PCR的影响 | 第66-67页 |
| ·随机引物对DDRT-PCR的影响 | 第67页 |
| ·降低差异显示PCR假阳性和提高重复性策略的探讨 | 第67-68页 |
| ·高质量的总RNA是降低假阳性率的前提 | 第67页 |
| ·选择最适的反转录和PCR退火温度 | 第67-68页 |
| ·设立重复对照降低假阳性率 | 第68页 |
| ·关于差异条带选择的体会 | 第68页 |
| ·二次扩增结果的探讨 | 第68-69页 |
| ·cDNA克隆的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69-70页 |
| ·后续工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附录A缩略词 | 第77-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