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1章 本文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33页 |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2-21页 |
| ·船舶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 | 第12-15页 |
| ·环境刑法的迅猛发展 | 第15-17页 |
| ·国际社会对于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问题的关注 | 第17-2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33页 |
| ·船舶 | 第21-26页 |
| ·船舶污染事故 | 第26-28页 |
| ·污染物质 | 第28-33页 |
| 第2章 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问题的立法现状 | 第33-53页 |
| ·国际立法现状 | 第33-39页 |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第33-38页 |
| ·其他国际公约的规定 | 第38-39页 |
| ·区域立法现状 | 第39-44页 |
| ·欧盟2005/667/JHA号决定 | 第39-42页 |
| ·欧盟2005/35/EC号指令 | 第42-44页 |
| ·有关国家国内立法现状 | 第44-49页 |
| ·加拿大 | 第44-47页 |
| ·美国 | 第47-48页 |
| ·欧盟成员国 | 第48-49页 |
| ·我国立法现状 | 第49-51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 第50-51页 |
| ·其他法律规定 | 第51页 |
| ·国际社会关于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问题的立法发展趋势 | 第51-53页 |
| ·立法模式上的发展趋势 | 第51页 |
| ·实体法上的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 ·程序法上的发展趋势 | 第52-53页 |
| 第3章 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 第53-116页 |
| ·犯罪构成要件一般理论 | 第53-54页 |
| ·犯罪客体 | 第54-58页 |
| ·犯罪客体一般理论 | 第54-56页 |
| ·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客体分析 | 第56-58页 |
| ·犯罪客观方面 | 第58-80页 |
| ·危害社会的行为 | 第58-72页 |
| ·危害社会的结果 | 第72-75页 |
| ·因果关系 | 第75-78页 |
| ·船员排放污染物质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 第78-80页 |
| ·犯罪主体 | 第80-93页 |
| ·船员的界定 | 第80-82页 |
| ·船员与船舶所有人作为犯罪主体的区分 | 第82-87页 |
| ·实践中确定犯罪主体时的几个特殊问题 | 第87-93页 |
| ·犯罪主观方面 | 第93-116页 |
| ·英美法系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规定 | 第93-101页 |
| ·我国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规定 | 第101-104页 |
| ·严格责任的采用 | 第104-116页 |
| 第4章 对我国在本问题上的立法建议 | 第116-124页 |
| ·国内立法的缺陷与完善 | 第116-122页 |
| ·我国在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问题上的立法缺陷 | 第116-119页 |
| ·我国在船舶污染事故中船员犯罪问题上的立法完善 | 第119-122页 |
|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对此问题应采取的态度 | 第122-124页 |
| 结论 | 第124-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31-132页 |
| 致谢 | 第132-133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