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5页 |
·微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概述 | 第8-9页 |
·菌种的选择 | 第9-10页 |
·微生物生产1,3-丙二醇的代谢途径 | 第10-11页 |
·发酵工艺 | 第11页 |
·基因工程菌的构造 | 第11-13页 |
·产物的分离 | 第13-14页 |
·等离子体及其在诱变育种方面的应用 | 第14-22页 |
·等离子体的概念 | 第14页 |
·低温等离子体的种类 | 第14-16页 |
·等离子体在诱变育种方面的应用 | 第16-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诱变克雷伯氏菌菌液的生物学效应 | 第25-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材料 | 第25-26页 |
·方法 | 第26-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一次诱变的存活曲线 | 第31-32页 |
·一次诱变的产物分布情况 | 第32-33页 |
·二次诱变的产物分布及关键酶酶活情况 | 第33-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诱变克雷伯氏菌单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 第40-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不同处理时间的存活曲线 | 第41-42页 |
·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菌落形态变化 | 第42页 |
·不同处理时间的产物分布情况 | 第42-43页 |
·遗传稳定性考察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微孔板高通量筛选高产菌株 | 第47-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材料 | 第47页 |
·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生物量初筛及气相色谱复筛结果 | 第48-51页 |
·单细胞诱变后的正负突变率 | 第51-53页 |
·遗传稳定性验证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克雷伯氏菌细胞膜系统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 | 第55-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材料 | 第55页 |
·方法 | 第55-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细胞的电镜观察 | 第57页 |
·等离子体处理后上清蛋白的变化以及细菌存活曲线 | 第57-59页 |
·等离子体处理细胞膜后细胞膜蛋白及pH的变化 | 第59-62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