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信用担保基本理论综述 | 第15-24页 |
·信用担保的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信用担保的概念 | 第15页 |
·信用担保的形式 | 第15-16页 |
·信用担保的基本理论介绍 | 第16-24页 |
·信用理论 | 第16-17页 |
·担保理论 | 第17-24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现状分析 | 第24-41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及解决方法 | 第24-32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24-26页 |
·信用担保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 | 第26-32页 |
·理论层面的作用 | 第26-31页 |
·现实层面的作用 | 第31-32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情况 | 第32-34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特点 | 第33-34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信用担保外部环境不够理想 | 第34-38页 |
·信用担保机构的内部机制问题 | 第38-41页 |
第4章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概况 | 第41-51页 |
·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41-44页 |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概况 | 第41页 |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41-42页 |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运作模式 | 第42-44页 |
·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第44-47页 |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概况 | 第44页 |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44-45页 |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运作模式 | 第45-47页 |
·美、日两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特点 | 第47-51页 |
·政府参与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构架 | 第47-48页 |
·政府参与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政策目标 | 第48-49页 |
·分散和规避风险的机制 | 第49页 |
·金融机构广泛参与 | 第49页 |
·加强风险管理 | 第49-50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受到法律保障和规范 | 第50页 |
·政府带动民间金融和担保机构 | 第50-51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 | 第51-61页 |
·建立健全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 | 第51-52页 |
·进一步完善《担保法》 | 第51页 |
·加强中小企业立法 | 第51-52页 |
·制订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相关的配套法律 | 第52页 |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 第52-53页 |
·建立完善信用制度规范 | 第52页 |
·加强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 第52-53页 |
·构建完备、高效的信用担保体系配套服务机制 | 第53-54页 |
·完善担保机构内控制度,加强外部监管 | 第54-56页 |
·建立完善担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 | 第54页 |
·确立信用担保行业的主要监管机构 | 第54-56页 |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改革 | 第56-57页 |
·建立稳固的财力支撑体系 | 第56页 |
·加大税收政策扶持 | 第56页 |
·改善与银行的合作关系 | 第56-57页 |
·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 | 第57-60页 |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第57-59页 |
·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 第59-60页 |
·加强担保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 第60-61页 |
·担保机构信息化建设 | 第60页 |
·行业信息交流平台 | 第60页 |
·行业监管平台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