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引言 | 第5页 |
一、思维与形象思维 | 第5-6页 |
二、数学形象思维的特点 | 第6-7页 |
1. 形象性 | 第6-7页 |
2. 整体性和跳跃性 | 第7页 |
3. 模糊性 | 第7页 |
4. 抽象性 | 第7页 |
5. 创造性 | 第7页 |
三、数学形象思维的分类 | 第7-8页 |
1. 几何思维 | 第7页 |
2. 类几何思维 | 第7-8页 |
3. 意会形象思维 | 第8页 |
四、数学形象思维的教育功能 | 第8-12页 |
1.能有效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提取,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的基础 | 第8-9页 |
2.数学形象思维有助于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的发展 | 第9页 |
3.形象思维有助于发散性、创造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9-11页 |
4.数学形象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 | 第11-12页 |
五、实现数学形象思维教育功能的教学措施 | 第12-18页 |
1.揭示形象的产生过程,建立丰富意象 | 第12页 |
2.提供背景,使学生有整体观察思考的过程 | 第12-13页 |
3.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突出其本质 | 第13-14页 |
4.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认清所学知识的本 质,学会思考 | 第14页 |
5.加强代数知识与其相应几何意义之间的联想,不断渗透数形结合思 想,促进两种思维的有机融合 | 第14-17页 |
6.设计模型、深化想象 | 第17-18页 |
六、探究数学形象思维教育功能的教学实践 | 第18-28页 |
1. 实践介绍 | 第18页 |
2. 教学案例 | 第18-24页 |
·教学目的 | 第19页 |
·教学设计 | 第19页 |
·教学过程 | 第19-23页 |
·教学反思 | 第23-24页 |
·课后学生反映 | 第24页 |
3. 实践调查 | 第24-28页 |
·实践目的 | 第24页 |
·实践的方法与步骤 | 第24页 |
·实验对象 | 第24页 |
·自变量 | 第24页 |
·因变量 | 第24页 |
·研究过程 | 第24页 |
·实践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实践结果 | 第24-26页 |
·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英文摘要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