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绣河点源污染分散处理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1 引论 | 第14-34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15页 |
| ·城市河流特征与生态现状 | 第15-18页 |
| ·城市河流水文特征 | 第15-16页 |
| ·城市河流形态特征 | 第16页 |
| ·城市河流污染特征 | 第16-17页 |
|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 第17-18页 |
| ·河流污染治理技术及进展 | 第18-29页 |
| ·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进展 | 第19-20页 |
| ·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 | 第20-29页 |
| ·问题提出 | 第29-30页 |
| ·物理净化法治标不治本 | 第29页 |
| ·化学净化法易造成二次污染 | 第29-30页 |
| ·微生物强化技术对水域生态系统带来一定风险 | 第30页 |
| ·自然生态净化技术所需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 | 第30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 ·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2 玉绣河点源污染治理现状 | 第34-50页 |
| ·玉绣河概况 | 第34-36页 |
| ·自然状况 | 第34-35页 |
| ·污染特征 | 第35页 |
|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 第35-36页 |
| ·玉绣河的排水体制 | 第36-43页 |
| ·城市排水体制的演变 | 第36-42页 |
| ·玉绣河流域排水现状 | 第42-43页 |
| ·玉绣河点源污染治理 | 第43-49页 |
| ·技术方案设计 | 第43-44页 |
| ·分散处理模式在玉绣河的应用 | 第44-45页 |
| ·分散处理模式在玉绣河应用的经济分析 | 第45-48页 |
| ·分散处理单元选址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3 分散处理单元出水水质控制指标研究 | 第50-68页 |
| ·城市河流生态需水研究 | 第50-55页 |
| ·研究现状 | 第50-53页 |
| ·应用研究与存在问题 | 第53-55页 |
| ·生态水质的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 ·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修复的本质 | 第55页 |
| ·表征水体生态状况指标的选择 | 第55-56页 |
| ·叶绿素a 与其他理化指标的关联性 | 第56-57页 |
| ·灰关联分析法确定约束水体叶绿素A 的理化指标 | 第57-59页 |
| ·数据进行均值化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58页 |
| ·灰关联系数计算 | 第58页 |
| ·灰关联度计算 | 第58-59页 |
| ·玉绣河各营养因子与藻类的灰关联分析 | 第59-64页 |
| ·样品采集 | 第59页 |
| ·样品分析 | 第59-60页 |
| ·水质数据 | 第60-61页 |
| ·灰关联分析 | 第61-64页 |
| ·静态条件下藻类对限制性营养物质的吸收 | 第64-67页 |
| ·试验目的 | 第64页 |
| ·试验设计 | 第64页 |
| ·试验结果 | 第64-66页 |
| ·试验小结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4 分散处理单元出水水质和规模计算 | 第68-82页 |
| ·水质模型选用 | 第68-70页 |
| ·河流空间维数判定 | 第68-69页 |
| ·一维水质模型 | 第69-70页 |
| ·特定功能区控制法计算污染物稀释需水量理论 | 第70-74页 |
| ·玉绣河分散处理单元规模 | 第74-81页 |
| ·现场实测法测定衰减系数 | 第74-76页 |
| ·玉绣河稀释净化需水量计算 | 第76-78页 |
| ·玉绣河流域可用污水量估算 | 第78-79页 |
| ·分散处理单元个数及规模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5 分散处理单元工艺选择 | 第82-104页 |
|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发展 | 第82-89页 |
| ·氧化沟工艺 | 第83-84页 |
| ·序批池(SBR) | 第84-85页 |
| ·生物曝气滤池(BAF) | 第85-87页 |
| ·污水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 第87页 |
| ·多种类型的稳定塘技术 | 第87-88页 |
| ·污水土地(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 第88-89页 |
| ·现代活性污泥工艺 | 第89页 |
| ·分散处理回用模式和工艺 | 第89-95页 |
| ·中水回用模式 | 第89-91页 |
| ·中水回用工艺 | 第91-93页 |
| ·玉绣河点源污染分散处理工艺优化 | 第93-95页 |
| ·玉绣河分散处理单元工艺分析 | 第95-103页 |
| ·舜玉路中水站 | 第96-98页 |
| ·植物园中水站 | 第98-100页 |
| ·广场东沟中水站 | 第100-102页 |
| ·八里洼路中水站 | 第102-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6 结论和建议 | 第104-106页 |
| ·结论 | 第104-105页 |
| ·建议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9页 |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