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肉种鸡MDV和REV共感染动态病理学与抗原定位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1 引言 | 第14-33页 |
·马立克氏病 | 第14-25页 |
·MDV 病原特性 | 第14-16页 |
·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7页 |
·组织病理学 | 第17-19页 |
·发病机理 | 第19-21页 |
·诊断 | 第21-22页 |
·防制 | 第22-25页 |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 第25-31页 |
·REV 病原特性 | 第25-27页 |
·流行病学 | 第27-28页 |
·临床症状 | 第28-29页 |
·组织病理学 | 第29页 |
·发病机理 | 第29-30页 |
·诊断 | 第30页 |
·防制 | 第30-31页 |
·禽类免疫抑制病与 MDV、REV 共感染 | 第31-33页 |
·禽类免疫系统和免疫抑制 | 第31页 |
·MDV 与 REV 共感染研究概况 | 第31-3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2页 |
·材料 | 第33-35页 |
·试验仪器 | 第33-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试验地点 | 第35页 |
·方法及检测指标 | 第35-42页 |
·病毒 | 第35页 |
·试验动物感染及饲养 | 第35页 |
·MDV 与 REV 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增重、免疫指标及死亡率的测定 | 第36-37页 |
·动态病理学变化 | 第37页 |
·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37-38页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DV 与REV 的分布 | 第38-40页 |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40-42页 |
·超薄切片的制备和电镜观察 | 第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58页 |
·MDV 与REV 感染后对鸡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第42-46页 |
·白细胞数量变化 | 第42-44页 |
·血液中 T 淋巴细胞变化 | 第44页 |
·鸡血清蛋白含量变化 | 第44-46页 |
·增重、免疫指标和死亡率的变化 | 第46-48页 |
·病毒感染后对鸡体重和免疫指标影响 | 第46-47页 |
·攻毒后各组鸡只死亡情况 | 第47-48页 |
·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 | 第48-54页 |
·MDV 与 REV 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 第48页 |
·组织学病变 | 第48-54页 |
·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54页 |
·免疫组化检测 MDV 与 REV 的分布 | 第54-57页 |
·PCR 结果 | 第57页 |
·超微结构检测 | 第57-58页 |
4 讨论 | 第58-65页 |
·血液学指标 | 第58-60页 |
·血液中细胞变化 | 第58-59页 |
·血清中蛋白含量变化 | 第59-60页 |
·增重、死亡率及免疫指标 | 第60-61页 |
·动态病理学观察 | 第61页 |
·动态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61-63页 |
·细胞凋亡 | 第63页 |
·抗原在免疫器官及其它内脏器官的分布 | 第63-65页 |
·PCR 及电镜在诊断中的应用 | 第65页 |
5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图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